笔下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雄 > 第2126章 突厥

第2126章 突厥(2 / 2)

中原百姓喜欢安定的生活,那是因为农业生产需要这样稳定的环境,而有了田产,百姓也就定居了下来,也便于管理,这是个一个相辅相成的演变过程。

游牧民族骑马放牧,飘忽不定,连个属于自己的地方都难找,带着他们去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容易,让他们忠君报国?做梦一样。

便是夫子再生,对此也当束手无策,何况是一些跑到突厥讨生活的逃人?

…………

使者带回了阿史那杨环的亲笔书信,李破有些疑惑的问,“可汗没派遣使者过来?”

得到的回答是,可汗在阿史那牡丹故后,身体不太舒爽,无心理事,回信便交由他们给带回来了,还有就是以前这些事都是阿史那牡丹主理,现在还无人接任。

李破耳边好像回响起了阿史那牡丹那独特的笑声。

他和阿史那牡丹也算是相识多年,知道这人在阿史那杨环心目中的分量,就算是他和罗士信的交情,估计也比不上那两个女人的关系。

男人交往在于情义,能托付生死的就是至交,哪怕远隔千里,片语相召,也能跋山涉水来见。

女人要细腻的多,她们之间的交往,更多是感情上的托付。

所以一旦中道有失,男人一般想的是怎么去报仇,或者是赡养至交的子孙妻女,女人……受到的打击将非常沉重。

军情寺少卿刘朝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给好友报仇的方式之决绝,用当世的人话说,是颇有古风。

不顾自身身家性命,只为杀了仇人,行事之疯狂残酷实在令人咋舌,但这就是男人所推崇的生死之交。

女人……过于情绪化,不用去猜她们的反应,一个人一个样,猜不到的。

…………

阿史那杨环这次的来信写的很长,确实有情绪化的倾向,对李破的生活过于关心了,如果两个人当面,李破肯定觉得她是在担心这个便宜侄儿别不小心也没了。

不过好在阿史那杨环还记着正事,答应李破今年再次会盟,至于时间和地点……

李破又皱起了眉头,阿史那杨环在信中提了多次洛阳旧事,让李破有些狐疑,这是想去洛阳吗?

阿史那牡丹的故世,看来对这位突厥可汗打击比听说的还要大许多,雁失其翼,马丧其蹄?

若是把地点选在洛阳……也不是不行,他这里还省事了呢。

就是突厥可汗到洛阳跟大唐皇帝会盟,意义可就不是单纯的会盟能够概括的了了,希望阿史那杨环能想清楚。

别到时候邀他下次去突厥王庭做客……你敢说,我还真就……不敢去,场面岂非很是尴尬?

使者还带回了常驻突厥王庭的郑元璹的书信。

李破细细看了看,他让郑元璹查探阿史那牡丹的死因。

郑元璹在信中说的就是这事,阿史那牡丹得的是咳症,已经有两年了,今年冬天阿史那牡丹染了风寒,咳症加剧,吐了血,缠绵病榻两个多月,最终没能熬过这个冬天。

据他探查,中间没有什么可疑之处。

话里话外其实就一个意思,陛下你多虑了,以突厥人的智商,干不了太细致的活,你说他们粗暴,残忍,冷酷什么的都行,却和阴毒二字沾不上边。

李破觉着郑元璹有点飘了,才去了突厥半年,就一副对突厥之事无所不知的模样,莫不是以为山高皇帝远,治不了他怎的?

不过倒是可以确定,阿史那牡丹之死没什么可疑,那突厥暂时也就乱不起来。

如今正是突厥东西角力的关键时刻,若是阿史那杨环出了问题,突厥王庭的下一任可汗几乎就没有别的人选了。

转来转去,却是让突厥一统漠北,西域,那不是开玩笑吗?

有时候李破都在想,把外敌都消灭干净并非是什么好事,最好的状况还是要有一个或多个强大一些的敌人,一直保持一定的外部威胁,这有助于国家内部的整合。

一旦外敌尽去,剩下的岂不就是自己人窝里斗了?

朝廷官府的腐化速度将快的出人意料,估计也就是一眨眼的工夫,各种匪夷所思的派系之争就会冒出来。

…………

突厥可汗痛失密友,对她的身体和精神都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李破琢磨着会盟的时候要多安慰一下,这个时候你可要挺住,我这边还没准备好呢……

于是他给阿史那杨环回了一封长信,劝慰可汗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莫要过分伤情,请务必保重身体云云。

之外他还说,自己治理大唐,国势蒸蒸日上,文治武功,不让文皇帝当年,可汗以女子之身而登突厥汗位,称雄草原,恢复西域,雄才伟略亦不输我。

你我南北呼应,相得益彰,岂可因一人之失而废千秋大业?不如振奋精神,与我同执天下之牛耳,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