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沉吟道:“我有几个条件,第一,你准备一亿美元。”
宁志军马上答应:“可以,我马上叫人准备以及美元给杨先生,不知道杨先生是想要现金还是转账”
“南都大学有一个助学基金,他们主事的人叫林晚珍,你把这一亿美元匿名捐给这个助学基金。”杨博慢条斯理说道。
宁志军稍微愣了一下,“好我现在就安排人去办。”
“第二,他治好后会破相,不可能恢复原来的模样。而且会失去生育能力。”杨博指着宁浩民。
宁志军的脸色变得有点黑,不过还是点点头咬牙说:“可以,只要能保住他的命”相对来说,命比别的都重要。
“第三,他会失去三年的自由。这三年他可以定时跟家里联系,却不能回家。”
宁志军又愣了一下。这样就等于是被判了三年徒刑一样了。
杨博继续说:“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你们如果不愿意就算了。”
“爸答应他,我不想死啊”坐在轮椅上的宁浩民喊道。
“好我们愿意。”宁志军连忙说:“您什么时候给他治病”
“我都说了我不会治病的”杨博提高了声音。
“啊”宁浩民惊叫了一声。
宁志军说:“杨先生,您刚才不是说”
杨博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了一个坐标,递给宁志军,指了指宁浩民,“你带他在三天之内赶到这个位置。三天后的半夜,会有船去接他。然后他的病会在三年期限内被治好。三年后,你们就可以一家团聚了。但是如果三天之内赶不到这个位置,就只能怨他自己命苦了。”
宁志军满腹狐疑的接过纸条,他不认得经纬度的坐标,但是毕竟是个经历过大事的成功人士,马上反应过来,紧紧攥着纸条,“杨先生,我这就去安排。谢谢杨先生”
第一百七十八章 如痴如醉
杨博再次来到停在海豚湾的这艘船上,这艘船已经被改造成一艘豪华游轮,杨博把它命名为海豚号,里面的各种吃喝玩乐的设施齐备,而且实现了全部自动化运行,整艘船不需要一个人进行操控。
杨博过来的原因是,他要在船里加装几套用于人体重构的设备。这个设备在生命树里面有介绍,可以达到杨博利用离子能帮人按摩时重构的效果,而且机器设备可以控制得更精准。
林晚珍整个暑假都挺忙的,主要都是助学基金的事情。她组织学生搞了几次义演募捐,只是收效甚微。
不过她也不着急,像这种偏向于慈善的事情,属于细水长流,有多大能力办多大的事,不能急于求成,妄想一蹴而就。
她今天正在办公室里看资料,核实一所边远山区小学失学情况。付玉茹风风火火的跑进来,“晚珍,有人给我们捐钱了,你猜捐了多少”
林晚珍看了她一眼,只见付玉茹气喘吁吁,脸色涨得通红,看样子是很兴奋,而且是跑过来的,不禁抿嘴一笑,“多少难道又有人捐了一万块钱看你高兴的样子。”
毕竟只是个校内学生办的一个助学基金会,属于大学生社团,没有多大影响力。之前一次募捐,有人一次捐了一万块,整个团队的人都高兴了一个星期。
“不是你猜错了,是一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得有六亿多。”付玉茹终于透顺了气。
“啊”林晚珍以为自己听错了,“多少”
“一亿美元”
“咣当”一声,林晚珍手里的文件掉在桌子上,把一个易拉罐花瓶碰倒了,滚落在地上。
“是谁捐的”林晚珍毕竟不是小门小户的女孩,颇见过些世面,很快就冷静下来了。
“不太清楚,是一个私人账户汇过来的,属于匿名捐款。我打电话问银行的人,他们说不能泄露客户资料。现在怎么办”
“按我们的流程走吧既然有热心人士献爱心,说明我们的基金会已经被人认可了。”话虽这样说,但林晚珍还是满腹狐疑。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捐这么大笔钱,虽然对方不肯透露来历,但是她自忖还是有渠道可以查到对方。
林晚珍回到家里,妈妈潘雅在厨房做饭,爸爸林湛荣还没回家。客厅里却坐着一个年轻人,见到林晚珍高兴的站起来打招呼,“晚珍,你回来了”
来人却是扶贫工作队队长姚光华。
姚光华是常务副市长姚建国的儿子,带了一个扶贫工作队到草洼村扶贫,前段时间有一个香港富商找到草洼村直属的当地政府,要捐一笔钱,用于修建草洼村出山的那段路。
当地政府的人却摆了个乌龙,以为是扶贫工作队叫过来的人,直接把人领到扶贫工作队。姚光华是个聪明人,立即抓住这个机会,把这笔捐款直接拉到扶贫工作队的头上。
消息传回来,众皆哗然,大家对姚光华的办事能力是大加赞赏,这两天是回来汇报工作。
由于林晚珍当时跟着他们一起去的草洼村搞助学工作调查,他就顺便借着商量扶贫和助学工作的由头来找林晚珍。
林晚珍笑着跟姚光华打招呼,“姚队长,你来了,是找我爸吗”
“不是我是专门来找你的。”姚光华彬彬有礼,“还有,私下里你可以叫我姚大哥或者光华哥啊,直接叫我光华也可以,叫姚队长太见外了。”
“哦”林晚珍有点意外,“姚大哥找我有事”她觉得跟姚光华之间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谈的。
潘雅从厨房里出来,“晚珍,你姚大哥来了有一会了,我要做饭,没空招呼他,你们到茶室喝茶,慢慢聊吧”又对姚光华说:“小姚,等会在这里吃过饭再走吧”
潘雅对姚光华还是挺满意的,这个小伙模样周正,年纪轻轻就到正科了,人也踏实,谦逊知礼。而且门当户对,是女婿的人选之一,所以她也不介意撮合一下。
姚光华受宠若惊,“好的阿姨,只是打扰你们不好意思。”他心思通透,哪里不知道潘雅是给他创造机会,心中大喜。
林晚珍无奈,只好带姚光华到茶室招待。
她一边泡茶,姚光华一边把草洼村的扶贫工作说给林晚珍听。
他说到自己找港商捐钱修建草洼村的出山公路,直接把功劳放到自己身上,说到得意之处,不禁眉飞色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