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2 / 2)

叶安看了眼钟岳手上那廉价塑料袋包着的墨锭,有些狂汗,就不能郑重一些吗,拿个塑料袋装着,不知道的还以为垃圾袋呢,还真是随便到家了啊。

“刘总监,这是钥匙,里头的家具”

“您放心,我们有专业的团队,里边的家具,我们都会帮你保管,等装修完毕,您可以自行处理。”

钟岳点了点头,反正他爷爷跟他爹的字,还有家里一些值钱的东西,都已经放在一口大樟木箱子里,昨夜送到了张来福家中,剩下的床啊,桌椅板凳,还有那些家具,也就不需要他动手了。

他坐上了叶安的车。

“小岳,你说今日就能完成作品”

“是啊,叶哥你带我去一趟市里的德宣斋。”

叶安看不懂钟岳这是什么套路,前几天还说要等个把月的,还差点火候,今天就这么信誓旦旦地说能完成了有些不可思议啊。

“小岳,你要不要再酝酿一下”

钟岳问道:“前几天李老送到淞沪的那枚印章,欧阳先生怎么说”

“哦,有些小了,但又说不上来大了多少尺寸,反正还是有些出入。”

钟岳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小纸片,上边是用毛笔勾勒的一枚墨印,“叶哥你带去给李老。”

“这是什么”

“我对金农漆书有些研究,这是我从一些其他作品上勾勒出来的,你让李老参考这上面的样式雕琢。”

叶安皱了皱眉,“这样有些不妥吧。”

一些印学大家,多少有点自负。如果一个后生对他的作品指指点点,那简直是对他的一种侮辱。

“你就说这是欧阳先生回忆中的样子。”

“这样好么”

钟岳将纸片放在手套箱内,“反正我只能帮到这里了。”

叶安有些不明白了,不知道钟岳哪里来的自信。

车子到了德宣斋,叶安跟着他一道下了车。小店生意冷清,过来的多半都是老熟客。钟岳一眼就认出,跟店主坐在一道喝茶的,是当初那个劝他别买这么多纸的老头。

“怎么样,我就说吧,这小子准要来退货的。这书法啊,贵在持之以恒,年轻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是不行的。”

店主起身,看到钟岳身旁的这个气质男有些身价不凡,又无意间瞟到了外头的黑色豪车,有些没底气地说道:“这位同学,本斋小本生意,若无纸质问题,概不退货。”

钟岳微微一笑,“想哪里去了。我找老板,是替我装裱一幅字的。”

“装裱”

钟岳将一卷报纸递到店主手中。本来写完了那副“巅峰之作”后,担心系统产出的纸张不能随意赠送,不过系统提示,完成的作品是可以买卖馈赠的,这才让他松了口气。

老蔡头帮着店主,将卷起来的报纸缓缓打开。

中间夹着的红色碎经大宣慢慢出现在众人眼中。

“阖家欢乐好字,好字”

店主跟老蔡头正对举着碎金大红宣,门外忽然传来一声赞赏。

第六十一章 麻溜地滚

钟岳回头望去,只见中年男子胸前挂着串香珠,手上的两个石球玩得挺溜,一身短袖唐装盘扣整齐地系到了脖颈地最上方。瞧这穿着打扮,倒像是个尚古的人。

老蔡瞅着手上的这幅字,“小后生,看到那天留在书斋里,用来试纸的墨宝就是你的啊,不错不错,取法金农漆书,写得神形具备,现在能耐得下性子学书法的人越来越少了,你这手漆书,怎么着也有十年的功底了吧童子功练得不错。”

习字从小练笔的人,再往前推个几十年,不在少数。写字也是一种习惯,一些大书家,都是从小就开始练字,渐渐养成良好的用笔用墨习惯,这就是“童子功”。

不过如今嘛,写字都是铅笔水笔的,也就没有没有这一说了,一手好的硬笔字,只要肯花工夫,三个月足矣练成。

钟岳笑了笑,并未说什么话。

“老板,帮我装裱起来。”

“不急不急。”中年男子镶着金牙,手里的两个保健球别在背后,“这字你写的”

中年男子左右看着。一旁的老蔡头也举得手酸了,就交还给了钟岳。

“不错,是我写的。”

“啧啧,写得嘛倒是不赖,只是这书作之人,明明年幼,笔力不够老道,非要装作一代大师似的,用些枯笔,有些自作聪明了。也罢,看着挺喜庆的,卖我得了,我拿回家送给家里的老爷子,图个乐子。”

一旁的老蔡头轻哼了一声,也就笑笑不说话。

钟岳依旧微笑着,“那你准备出多少钱”

“这个嘛,这样的水平,放在青少年宫里,也就勉勉强强,马马虎虎送给人家,贴贴春联,写写福字的水准,不过我看你这身打扮也不容易,给你一百块,够你再买些纸笔回去苦练了,怎样”

钟岳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老板,你这里有裁纸的那种剪刀吗对,刀刃一尺长的那种大剪子。”

“有啊,你要干嘛”

“我想把这位先生的狗头给剪下来。”

一旁的老蔡头会心一笑,小青年,有点个性是好事,这货出一百块,摆明了就是侮辱人,还想捡个便宜。

那中年男子脸色顿变,“喂,小同志,莫要不识抬举,不知天高地厚啊。一百块,已经是很看得起你的作品了,你满大街问问去,多少写得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