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改制
张星忆被冯君侯这么出其不意之下,身子登时就是发软,但见她咬了咬嘴唇,脸上似笑非笑:
“到底是当上刺史的人,胆气壮了不少,居然连皇后的亲妹都敢欺凌了……”
“怕啥”冯君侯一不做二不休,一招猴子偷桃,“是皇后的亲妹,更是我的情妹……”
“别闹!真挑起火来,这车里的……”
张星忆死命捉住他的手,不让他作怪,嗔道,“再说了,外头还有那么多你的学生!”
“车震得这般厉害,他们能听到啥”
车夫和护卫在车子周围的都是女侍卫,从南乡里头带出来的学生在后头还远着呢。
张星忆缩在他的怀里,吃吃地笑着:“果真好胆色呢!以前怎么没见你这么大胆”
冯永嘿嘿一笑:“这不是回汉中见过老夫人了么”
其实在冯永眼里,自己与张星忆的事,最大的障碍从来就不是什么规矩礼教。
因为规矩从来就不是用来约束权势的。
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张星忆直接换个名,以另一个身份出现。
至于原来的张家小娘子去哪了……就你屁话多!
人家张府高门贵第的,深闺里的小娘子去哪了……你有个鸟资格问
更兼冯鬼王在大汉年轻一代里,只手遮天说不上,但带头大哥那是名副其实。
到现在还敢对张家小娘子还念念不忘的家伙,是因为红不够甜吗
还是美酒不好喝
亦或者毛料不够暖和
锦锻不好看
都不喜欢
孟婆汤喝不喝
来,喝一口,就一口!
唯一有点资本喷冯鬼王的,也就是那些世家。
但不是冯鬼王自吹,现在的蜀地世家,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再说了,就这点男女破事,能把他喷成什么样
除了说冯鬼王伤风败俗,不守礼节,还能如何
冯鬼王这些年坏掉的规矩还少吗
南乡女子当家,成群出来上工,最初被喷成什么样
群魔乱舞,恶鬼出世,现在不照样真香
更何况高门大户里头,哪家没有龌龊事
时代不同啦,大汉的话语权已经不是单单掌握在世家手里。
对喷谁怕谁
所以说冯永是自己知道自家事,张小四的事情,关键还是在关姬和张夏侯氏两人身上。
不过经过这几年张星忆的努力,她已经算是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冯府。
特别关姬自生了孩子,比起以前要大度很多。
冯家大妇在后院对张星忆从不见外,常对其吆来喝去,急了还会伸手教训。
诡异的是,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关姬居然按冯府的规矩给张星忆发例钱。
虽说对张星忆这种富婆来说没几个钱,但每次她都要美滋滋地收藏起来。
这就是一种暗示的承认。
所以这个事情的最后一关,就是张夏侯氏,同时也是冯君侯最怕的一关,又是最没有把握的一关。
幸好天降个夏侯工具人……咳,夏侯伯父。
“怨不得是鬼王呢,鬼精鬼精!果真是没有叫错的名号!”
张星忆咬了他一口,恨恨地说道,“以前送到嘴边都不吃,现在着急了想得倒是美!手快拿开,我要说正事!”
“啥正事”
被张星忆一口揭穿的冯君侯讪讪地问道,手却是不肯收回来。
“我且问你,这一回你带这么多学生,是打算要做什么去”
张星忆奈何对方不得,只得任由他去了,但正事还是要说的。
冯永正爽着的手微微一顿:“多吗”
“不多南乡学堂今年准备出来的学生都被你拉空了,一个也没给别人留,还不多”
张星忆“嘁”了一声,“谁都知道你又在谋划着什么事情,就是想不明白你打算做什么。”
冯鬼王经萧关一战,威望已经达到了目前人生的顶峰,一举一动皆有人留意。
这一回,他带走了南乡学堂准备毕业的所有学生,对有心人来说,算是一个不大不小但值得注意的事情。
“哦,这样啊,校尉府刚成立的时候,我不是与丞相约好吗,以五年为期,只要定居五年的胡人,到时候就正式编户。”
“一旦正式编户了,这亭长乡长啥的,不得用自己人总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交给那些什么乡老……”
话还没说完,张星忆一脚就把他踢开,怒道:
“死没良心的!手头还在占便宜呢,嘴里就开始糊弄我。校尉府底下什么情况,你有我清楚糊弄人都不用心,呸!”
早年冯永在军中强硬推行识字运动,现在终于得到了丰硕的回报。
如今别说是南乡,就是越巂郡和校尉府,所有亭长都已经是从军中退下去的士卒。
虽说大多都是伤残吧,但伤残又不是脑残。
光会念官府发放下来的大白话文书,并且向大伙解释上面是什么意思,就足以镇住绝大部分苍头黔首。
这些亭长,是兴汉会体系下利益既得者,没有兴汉会的支持,他们就会重新坠入贱民行列。
所以他们都是兴汉会体系的死忠支持者。
冯君侯在陇右的时候,有时到下边去巡视,遇到乡下哪个伤残亭长,亭长还会让自家的妻妾儿女出来给冯君侯行礼。
遇到行程空闲的时候,冯君侯说不得还会和对方喝上几杯。
因为这些亭长要么是前南乡士卒,要么是校尉府军中退下去的,都是听了冯君侯的号召,在地方发挥余热。
让扎根边疆就扎根边疆,实是这个时代最为忠实的粉丝。
再说了,军中退下去的伤残士卒娶个汉家女为妾可能不容易,但在陇右,娶几个胡女为妾那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
冯君侯自己就带了个好头,以身饲蛮女,咳,娶了阿梅为妾,底下的粗汉子们自然是有样学样。
老子本来就是黔首出身,又不像世家子那般高贵,血脉再低能低到哪去
以前娶个稍微能看得过去的婆娘可能都是奢望。
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爽,自然是先大爽特爽一番再说。
虽说不敢奢望像冯君侯那样遇到个万里无一的梅娘子。
但十户一里,十里一亭,百户人家呢!
辣么多的胡女夷女,洗梳打扮一番,两三百来个里总能挑出两三个合口味的,对不对
而且她们为了摆脱自己原本的身份,也有这方面的需求。
然后双方一拍即合,情投意合,合情合理……
交流融合嘛,反正冯君侯在这方面是很乐于见成,甚至在暗中推波助澜。
丞相都说了,汉夷如一,娶个蛮女胡女怎么啦生下来的不都是汉家儿女
底下的大头兵一听冯君侯说出这番大道理,连忙应道:“对对对,君侯说得对!”
所以不说从军中退下来去任亭长代表着社会身份的提高,单单为了自己能爽的福利,那也值得去拼命啊。
多子多福,多多开枝散叶,人这一辈子,不就图这个吗
这也同样意味着,兴汉会的地盘上,官府的政令基本已经可以直达到每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