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3(1 / 2)

执天看着帝狂的表情,不由的摇摇头,他现在完全没有了当时逃离王浩魔掌的想法,反而在庆幸着,幸好王浩要研究灵魂,要不然,自己也找不到留在这里的理由。

特别是看着帝狂脸上的失落,对比之下,他对于跟定炎黄族的心,越来越强。

“我再想想办法。”

帝狂摇摇头,还是有些不想放弃,他沉默了一番之后,抬对开口说道。

“好,我这个克隆体又修炼出了问题,我得去换一个克隆体再说。”

执天对于帝狂这样的后辈,也没有太好的建议,毕竟炎黄族现在的皇境,都可以成就军团了,根本不差帝狂这么一个皇境,而他还是对研究灵魂有功,才得以长期的留在迷雾森林之中。

时间的推移之下,执天对于炎黄族也是越发清晰的认识到了恐怖,就以一点来说,炎黄族可以无限制造天赋恐怖的克隆体,就足够变态了。

“前辈,我是真的羡慕你。”

帝狂用着羡慕的眼神看向了执天,心中有着无比的渴望。

“还好,先不聊了,我得赶紧弄一个研究报告出来,到时交给浩哥。”

执天看着帝狂羡慕的表情,自然知道对方羡慕的是啥,克隆体的变态,不只是体现在无限制条件的制造,更体现在他夺舍根本没有损失,他完全可以不停的转换着克隆体,尝试自己对于修炼的想法,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在王浩研究完了灵魂之后,得以留了下来。

而在这里呆了五年,他自然知道以什么样的条件,可以留在这里,那就只有一个身份,就是研究员,在经过了最初的了解之后,他向王浩申请了修炼方面的研究人员。

而王浩经过了一番思考之后,也就同意了对方的要求。

在修炼功法这一块,不得不提的是执天也是出了一份大力,在王浩的心中,确实也已经把执天当成了浩瀚研究中心的一个编外研究人员。

“前辈,你要不要修炼研究的助手,我马上就可以突破帝境了,到时也可以灵魂出体,完全可以帮你一起研究修炼的功法啊。”

帝狂仿佛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心中越想感觉这个想法越可行,用着极度渴望的眼神看向了执天。

而帝狂的说法,也让执天心中微微一动,经过一番时间的相处,他虽然说与帝狂的关系说不上生死之交,但是一般的关系还是有的,特别是看着这几年间,帝狂为了留下来,费尽了心思,执天看在眼中,这也是之前他出了不少点子的原因。

“等浩哥有空了,我跟浩哥说说看。”

执天在帝狂期待的眼神之中,沉默了一番,并没有一口答应,而是把决定权交给王浩,他清楚着自己的身份,只是一个浩瀚研究中心的编外人员,按王浩身边那个方兵大佬的话来说。

自己连正式工都不算,还处于一个试用期。

“小龙你的新身体磨合研究的怎么样了。”

王浩巡视了一番迷雾森林之后,来到了迷雾森林的中心位置,原先的山谷之中,高高的铁塔依然耸立,他来到了山谷,他之前呆过的一个临时研究所,开口询问着一个新型项目的进度。

“目前主体已经迁移,这种结构很适合我,我感觉自己正在渐渐的成长之中。”

站在研究所的中心,王浩听着龙脑的反馈,脸上微微一笑,龙脑的声音也不再是纯粹的金属声,而像样一个清脆的孩童,这是他最为得意成功的一个设计改变。

王浩在研究了灵魂的一些数据之后,就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把龙脑也改变成这样的结构,当然,他并不是一下就直接对龙脑大刀阔斧的改动。

哪怕龙脑现在没有真正的智慧,可王浩依然的尊重着龙脑,在以灵魂的结构,构建了一个庞大硬件数据结构之后,他这才让龙脑对于新的数据结构进行磨合性的尝试。

如果龙脑自己得出了结论认为可行,那就直接进行身体的迁移,而这一切,都极为的顺利,龙脑也在到达了王浩构建了命名为灵魂数据结构的身体之后,真正的诞生了智慧。

面对跟随着自己一路走过来的龙脑,真正诞生智慧的那一刻,王浩眼睛都有些红,毕竟,龙脑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而此时龙脑才真正的进化成了一个拥有着自己智慧的智能,龙脑认真来说,是他第一个制造出来的灵魂。

第九百四十七章 永生念想

“小龙,我让你制作的东西在哪里。”

王浩听着龙脑带着感情的声音,十分的欣慰,他心中对于苏喻肚中即将出生的孩子,有着更深的期待。

“玉玺在旁边的工作台上,已经制作完成。”

王浩听到了龙脑的声音带着丝丝的感情之后,满意的点点头,自然也没有忘记来此的真正目的。

“这就是你已经制作好的玉玺”

王浩一旁边有一个大约巴掌大小的玉色之物,龙型图腾加身,初一看之下,就有一种莫名的霸气,他走了过去,把此物拿在手中,认真的打量着。

上面刻印着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都以龙身编写,显得异常的霸气。

他满意的点点头,这就是他为自己的学生准备的一个礼物,采用着一种新型的特殊透明色材料,别看着这个材料是透明色,可是坚硬程度却超过了星辰钢,已经成为了浩瀚研究中心,最常用的一个材料,无论是建造太空战舰,还是机甲,都采用了这种璃v1型材料混合使用。

而这个玉玺,王浩也懒得去研究其它的样式,以地星华国历史上传说一物,作为自己的礼物,那就是传国玉玺,以此作为秦鸿熙登位的礼物。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传国宝”,在历史上是秦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使用和氏璧所镌刻,后来为华国历代皇帝相传之印玺。

传国玉玺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秦朝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历代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2000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令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