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5(1 / 2)

中心的建成,让王浩清晰的认识到,这已经不是之前一样的小打小闹了,随着他的研究越发的深入,他有太多的方向需要去研究,这些研究都是需要钱的。

自然有一些成果可以转化成收益的,王浩也不会藏着捏着。

“对了,这个电饭煲煮饭大概五分钟左右,性能应该不差,如果你们哪个想生产,我把相关技术给到你们。”

王浩仿佛想到了什么,回到了别墅之后,指了指放置在厨房的电饭煲。

“老板,你没事研究电饭煲干嘛。”

马庆嘴角有些抽动,按他想来,王浩不应该是研究汽车,研究无人驾驶,研究机器人等一些高大上的东西吗怎么还研究起电饭煲来了。

“之前那个电饭煲煮饭太慢了,还八百块买的,很不划算不说,弄出的饭也不好吃,我就自己弄了一个。”

王浩一脸嫌弃的表情,之前的那个电饭煲,他实在有些无语,原本是想改动的,发现里面的很多设计,要改动的话工程不小,经过了龙脑的计算之后,不亚于全新设计一个。

所以他就自己全新设计了一个,然后做了出来。

“以目前来说,哪个企业生产都不合适,这领域跨度太大了,最好成立一个独立的公司。”

马庆想了想,还是摇摇头拒绝了,他相信王浩的话,也知道这个电饭煲绝对有着其它没有的功能与性能,可是南天集团已经定性了,如果冒然生产一个电饭煲,这对用户会产生影响,留下不专心做汽车的印象。

对于南天集团的发展十分不利的。

“我感觉也是成立一个专门生产电饭煲的公司比较好。”

景希与沈修成也是赞同的点点头。

“成立一个新的公司”

王浩微微一楞,沉吟了下来,静静的思考起来,权衡着其中的利弊。

三人谁都没有打扰,只是静静的看着。

“那就成立一个新公司,这事你们谁帮我办一下。”

王浩想了想之后。

“我来吧。”

马庆看了一眼沈修成与景希,开口说道,沈修成是临时来赣城的,而景希现在机器人的事务很多,特别是机器人要上市。

国家的审核还是蛮严格的,景希现在是一天都没得闲,他一看两人后,只能默默的站了出来,一脸苦逼答应了这个差事。

他虽然事情也很多,但相比于景希,还是轻松了不少,毕竟现在南天集团算是走上了正轨。

更是因为他知道,景希刚入公司,老板肯定会照顾新人,要是让王浩选择的话,肯定还是他,所以还不如主动一些。

“那行,你去注册一个公司,另外再通知一下冯伟,楚天,顾杉,把这个公司的情况告诉他们,让他们推举一人应聘当总经理,从你们四家公司中选择,记住推举的人,必须是公司内部的人,不推荐也行。”

王浩想了想,开口说道,现在他想的是,老是在外面猎高管也不太好,而且现在各大集团与公司发展十分迅速,里面的工作人员,也很多。

他认真的考虑了一下之后,还是要着重开始培养公司内部人员,如果开一个公司,就去招一个总经理,十分麻烦不说,忠诚度还没有办法保证。

“老板,你这是准备培养各大公司内部的人员啊。”

马庆一楞,立刻想到了这样做的理由,公司内部的人才,其实也不少,他自然知晓,立刻想到了王浩这么做的目的。

“恩,我们也要启动内部的人才培养了。”

王浩没有避讳的点点头,这就是他最为起初的想法,人才培养,这个想法是之前沈修成说让小孩来赣城读书的时候,当时就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件他之前就考虑过的问题。

“也是,现在各大集团与公司,加上工人,起码上万,里面值得培养的人不少,我回去也明确一下南天集团的人才培养机制。”

马庆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这事还真得马上做。

“恩,这事真是宜早不宜迟,对了能不能帮我约一下赣城的教育局长,我有点事情想与对方沟通一下。”

王浩仿佛想到了什么,开口说道,有一个他之前就冒出来过,可前段时间太忙,让他都快把这个事情给忘记了,还是沈修成说小孩来赣城读书他才想起来。

“教育局长我不认识,不过我可以通过刘市长约一下,应该没有问题。”

马庆想了一下之后,点点头,教育局长他虽然不认识,但是他认识刘锡啊,通过刘锡约下教育局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老板能不能问一下,你约教育局长是为了什么”马庆迟疑了一下,还是按捺不住好奇的问了出来。

“办学校,一个集初中,高中,大学的学校。”

王浩倒是没有隐瞒,这就是他早就有想法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化,集中化,针对化培养,为的就是培养自己需要的科研人才,还有一些企业的技术人员。

现在绝大多数研究都是王浩独立完成的,可是他知道,他的许多研究,不是靠他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

第三百五十七章 每个科研工作者,都想探索未知。

“老板,你想办学校”

马庆一脸意外的开口说道,他原本以为王浩看见了一些条件较差的设施,想与教育局长沟通一番,捐一笔款改善一下教学环境。

这可不算是纯粹的猜想,因为王浩之前一直都是如此,可是完全没有想到,居然是想办一个初中,高中,大学,三位一体的学校。

“对,你尽快帮我约一下吧。”

王浩之前就想过这个问题,这不是说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行,而是各大高校能满足王浩要求的人太少了,更为重要的是,他需要的人才极为庞大,思来想去,这个办法算是最合适的一个办法。

现在的研究,只能算是小研究,可是一些大型的研究开始之后,里面可能会涉及方方面面的小研究,他没有那么多的精力,那么多的时间,去逐一攻破这些小的研究内容。

所以他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而他的浩瀚研究中心,一期工程只能算是个人研究所,可是二,三期的工程,却是大型的研究所,这将是巨型的科研机构。

而对于人才的设想,与其在各大高校招人,满足王浩要求的太少了,不满足要求的进来之后,还需要培养。

各大高校之中,可能有一些人才是王浩需要的,可是绝大多数,都不能满足他心中最为基本的一个要求。

王浩想了一下之后,还不如花更大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去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从短期上来看,自己培养无论是花费的精力,花费的时间,都远远得不常失,但是事不能看短期,长期来看,在他的眼中,这事是必须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