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那些读书人被戳中痛处搞不好也会恼羞成怒,所以近段时间还是小心一点的好。”
长乐说的不无道理,不过张素并不在意,权贵阶层都不怕,还会怕那些书生?虽然这么想,不过为了让长乐安心他还是说道:“安啦,我明白的,这些天我就早出晚归好了,这样你总该放心了吧?”
本来很自然的话,不过武约听后却是玩味的看着两人,长乐看见这种眼色就感觉有点害羞了,白了张素一眼。这时候砸门声响起,李恪的声音传来道:“素哥儿,素哥儿。”
张素刚想开口,李恪已经闯了进来,于是就转而说道:“为德兄,你可真是稀客啊,虽然陛下让你做报社的监督,不过你这家伙可还是第一次跑到报社里面来呐。”
李恪一屁股坐下,说道:“素哥儿,我可不是来跟你打趣的,外面早就乱成一锅粥了,也就你还有这闲情雅致,好像事情都跟你无关一样。”
“有没有那么夸张啊,你是为这事儿来的?”张素忍不住问,李恪就嘿嘿笑道:“一点都不夸张,我皇宫到这里,一路上都能听见人们再说科举的事情,义愤填膺骂你的人可也不少,有些人想杀了你的心估计都有了。”
“我们正在说这个事呢。”张素应了一声,然后又道:“你说你从宫里来,朝廷上是什么情况,有没有特别的消息?”
“没有才怪了。”李恪这么一说长乐和武约都竖起了小耳朵,李恪就接着说道:“我就是专门来跟你说这个了,今天早朝就是在说这个事情,很多大臣可都联名上书又多你妄议朝政了,而且这次的言词更加激烈,都是想将你往死里整啊。”
张素挑挑眉,郁闷的说道:“怎么又是这罪名,带头的不会又是孔颖达那伙人吧?”
“不是,这次孔老头反而是站在你这边。”李二这么说张素倒也不意外,孔子的后人虽然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混得很好,但那跟每个朝代都崇尚儒学有关,他们被所有读书人敬重,只是凭着这个就已经长盛不衰了。
孔家要比所有士族门阀都牛逼得多,但算不上门阀,因为建树都在学问上,没什么实权。而孔颖达虽然脾气虽然又臭又硬,但也明事理,只要认为是正确的,就算张素跟他不对盘,没少发生不愉快他也不会在暗中下绊子,该支持的还是会支持。
长乐就说道:“这还用说,现在斥责的肯定是士族中人了。不过相比起之前的诬告李靖案,这次还真算是在议论朝政,父皇他没少头疼吧?”
李恪点了点头,说道:“无论是科举还是其他事情,朝廷的事情理当朝廷来商议解决,他们就是用这个理由说素哥儿对朝廷的事情指手画脚。而且现在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所有的人都在关注这个事情,朝廷因此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这种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张素摸摸光头说道:“我猜猜,他们肯定也说了我是在煽动百姓,企图对朝廷不利吧?”
不用说,那些士族门阀感觉事情不妙之后,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是要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肯定是将能想到的帽子都给扣上了,张素从此万劫不复,他们这些士族在一起抵制科举改革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李恪就点点头说道:“就是这么回事,就差没有直接说你想谋反了。除了你个人之外,他们还提议关闭报纸,因为报纸带来的影响实在太大,一报道所有的人就集中关注,朝廷都陷入了被动之中。”
“关于这点非士族门阀的人也都感到心忧,报纸影响着这么多人,像这样的情况朝廷往往限于被动,他们认为朝廷受制于报纸,应该杜绝这种情况。”
张素一听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新闻媒体的影响力他很清楚,所以后世才管理得那么严格,新闻自不自由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热议的事情。
只是他也没有想到在大唐造成的影响似乎更大,其实这也是李二想要的结果,但如果超出了预计,结果会变成怎么样谁清楚,如果李二也开始对此心忧了呢?这样的话报纸的前途可就堪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