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脸色一红,就要过来拿,罗四两没让他过来,直接一扔。小黄抓住,脸臊红的要滴下血来。
陶团干笑两声,客客气气道:“罗老师,那我就先把这两个不成器的家伙带回去,我明日再来向您赔罪。”
罗文昌微微颔首,也不想多说话。
陶团又推了大黄一把,示意他们快走。
“站住。”罗四两又来了一句。
几人身形一僵,陶团的脸色甚是尴尬,二黄父子这回是真哭了,你到底要干嘛呀
罗四两嗤笑一声,问道:“打火机不要了”
“额”大黄一愣,也不知道是该去拿还是不该去拿。
罗四两却摇摇头,说道:“放你口袋了,走吧。”
大黄闻言一摸口袋,脸色又是一变,他再也不敢待了,委实是段位差太多了,人家耍他跟玩儿似得,他哪还有脸再待啊。
四人赶紧出了罗家。
大黄连衣服都没敢穿,脸色难看到了极点,他都要哭了,转过头惨兮兮叫道:“陶团”
“团你大爷啊。”陶团怒声咆哮,口水都喷到大黄脸上去了。他是真气啊,他就没见过这么蠢的人,再说你蠢就蠢吧,你就自己去死好不好,干嘛把他也给牵扯上。
好家伙,他自己好歹也是一团之长啊,跑这儿来给人家当孙子来了。这孙子惹出来的麻烦,害的他给人家赔礼道歉。
陶团气的肝都疼了,他扬起手就想给大黄一个耳刮子。
大黄脸色一变。
陶团虽然气极了,可幸好没有失去理智,这一巴掌还是没有打下去,不然影响就太恶劣了。
陶团抓了抓手,还是放了下来,二黄父子的脸色这缓和下来。
李秘书在一旁打着圆场:“呵呵那个要不我们先回团里,然后再慢慢研究他们的事儿。”
陶团直接骂道:“研究个屁啊,得罪了罗老,你们还想在这个行内混”
二黄吓了一跳,怎么这么严重啊
大黄顿时便慌了,他干笑道:“不不至于吧,这个这个行内比试不是很常见的么,我们团里魔术队也跟别的团里比试过啊。”
陶团气不打一处来,对着大黄狂吼道:“你那是比试吗你这是上门砸场子,你是结仇来了。而且你砸场子就砸吧,不管你水平高低,以罗老的肚量,也不至于跟你这样的小辈计较。”
“可你们呢,龌龊之极啊,人家小罗爷是没有学过戏法的,行内不少人都知道。哦,好家伙,你们就挑不会的人比是吗你们这哪里是比试啊,你们是用龌龊手段踩着罗家上位。”
“你们好大的胆子啊,你们真是要完成百年未曾有人完成过的壮举啊,你们真的好棒啊。你们以为罗家是路边的野草啊,随你踩啊那是行内一等一的世家,你们你们妈的,蠢得跟猪一样,等着死吧。”
二黄这会彻底慌了,这慌乱比之前的羞辱更甚,他们是想踩着戏法罗上位,可谁能想到这事儿有可能把他们的前途给毁了啊。
大黄惊慌叫道:“不是不是不是,陶团,不能这样,不是这样,他他他他罗四两会戏法,他学过我没有。”
陶团看着大黄,眼神充满了失望之情:“你是真当别人是傻子”
第六十六章 罗老的贡献
二黄父子就属于典型的志大才疏,心比天高,却命比纸薄,明明蠢得跟猪一样,却还偏偏以为自己是聪明人。也难怪被人利用到这种程度,还不自知。
陶团长叹一声,他真是服了,他是真想把这两个王八蛋给掐死啊。蠢得跟猪一样的家伙,还偏偏是他手底下的人,他迟早被这两个王八蛋给气死。
陶团顿觉心累,他自嘲地笑了一声:“嗬。”
“陶团”大黄小心地叫了一声,紧张不已,惊惧不已。
陶团看他,说道:“罗老是什么人,啊,你不清楚吗当初49年新中国成立,50年中华杂技团成立,全国所有的杂技高手都跑到这个团里去了,这就是天下第一团。”
“那时候的罗老年仅不过三十余岁,就从那么多从旧社会过来的各门各派的高手里面脱颖而出,成为中华杂技团镇场子的演员,还直接当上了副团长,这是普通人吗”
“50年代中期,国家放开了私人杂技团的成立,中华杂技团里不少高手前辈纷纷去组建了自己的魔术团,而罗老却一直待在中华杂技团内为国效力。”
“抗美援朝,是罗老第一个报名去战场上顶着炮火慰问演出的。50年代,那是新中国积极拓展外交,请求国际认可的年代。罗老跟着周总理还有外交团,跑遍了各国,他是对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是你这种人可以随便欺辱的吗”
陶团一声怒喝之后,二黄父子的身子都忍不住地抖了起来。
50年代,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百废待兴,国际关系甚是紧张,西方各国全面遏制红色中国,实行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打击。
那时候的中国急需得到国际认可,急需获得应有的国际地位,也急需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周总理就带着外交使团,走访了各国,凭借着强大的人格魅力,还有高超的政治手段,帮助新中国迅速拓展了外交关系。
国与国之间建立外交关系,自然是政治做主导的。但文化艺术交流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你不能单纯聊政治啊,再说国内也急需让国际社会认识一个新的中国,一个和他们印象中不一样的中国。
国内的传统艺术,像相声评书之类的,也带不出国门,外国人也听不懂。其他的戏曲、小曲小调,倒也不错。当然最适合交流的就是戏法了,这玩意国内外都有,中国叫戏法,国外叫魔术。
大家都有的东西,但又有些区别,这交流起来就非常合适了,很有话聊。
所以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罗文昌跟着外交使团跑了不少国家,而戏法罗的名号也是在那个时候在国外打响的。
说是交流,但其实也有一点比试的味道存在的。那时候国内是百废待兴,但在国际上可不能让人瞧不起。
罗文昌是背着政治任务去演出的,而罗文昌的艺术水平确实也是高的都不行了,百年戏法罗,代代是传奇啊。
罗文昌每一次演出,都让外国杂技团大开眼界,惊叹不已。他还得到国外不少政要的肯定和表扬,他是真正为国家做出过贡献的。
但要说艺术交流,最凶险的一次是在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这次会议是几个大国商议如何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问题,也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会议。
会议有英美国家参加,他们对红色中国可是敌视已久,在会议商谈期间,是出了不少幺蛾子的。周总理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