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的将他扔进了门外刺骨的寒风中。
十点多的清河村静地像是地府,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也没有路灯,被叉出去的王巍又冷又惊,啪啪的在外面敲门。可哪有人理,现在所有人想起这个书呆子,都忍不住翻个白眼。
“我真该听你话的”陈杰叹气。
“我也是,我不该怀疑你的。”赵擎丧气。
“你是不是早就猜到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苏怀夏问。
“这样的情况还用猜吗他是什么样的人,你们到现在还没看清楚”顾鹤之用钢笔敲着自己面前的讲义,发出沉闷的嗒嗒声。这声音像是在嘲讽众人的无知。
众人一片沉默,心里唯一的想法是给大佬跪下了orz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个月就快过去。
n bs 现在是12月中旬,恰好是高三上半学年周末考试的时间。再过一个月不到就是春节。这场考试能不能考好,直接关系到春节的质量。
所以只要是个学生,在这个关头,都是满心紧张。
比他们更紧张的,是整个河青省的老师。尤其是那些被省教育局特别关注的重点高中里的老师。
前不久他们刚刚收到通知。因为恢复高考这些年,河青省的升学率实在太差,几年了都没好好出几个大学生,连三流野鸡大学都罕见,更无论说是那些重点一本大学。
今年又是体制改革,不少年轻力壮的被换上来,就打算好好干上一番事业。首先,当然就要从抓升学率开始。
为了摸摸各大高中的底,这次整个省的教育局主办了一模考试。他们省的惯例是有三场特别正式的模拟考。高三上半学期的期末考试就是一模考。以前都是由学校自己出题自己办,这次教育局打算弄个联考。让整个省的学生都用一张卷子考。
本来他们还想把这考试弄的和真正的高考一样,统一派试卷,然后把老师都集中起来,统一批改。最后弄个全省大排名。好让每个学生都看清楚自己在什么位置,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不过这个计划很快夭折,这么高的经费消耗实在太大。清河省这些年难出高考状元,就是因为本身经济底子不是很好,所以教育水平也跟不上去。财政税收比较糟糕,政府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举办这么大的一场考试。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缩小范围。把全省统一联考,变成抽取十所学校,再让每所学校派五到十个人参加考试,进行排名。试图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摸一摸现在省里各个高中的教育水平。
接到这个通知的时候,李文倩手心都是冷汗。
这场抽样考试,一中作为清河湾这一片,最出名的重点高中,是怎么都逃不掉的。
要选五到十个学生去考试可一中哪里有这么多尖子生啊
这样省级的考试,所有的高中肯定都会派拔尖的同学去
万一要是垫底,就难看了
而且教过高中的老师都知道,理科里最能拉分的就只有数学。文科主观性太大不说,化物生三门都是要做实验的。现在高中条件普遍不好,很多老师可能自己都没闹明白这些实验原理是什么,学生怎么可能学得懂
可数学不一样
和他们一个县的二中,就有几个很不错的数学老师,学生也有成绩好的
再看看她手下,能及格就已经是高分了这样的学生送出去,肯定是垫底啊
以前自己考,她还可以遮遮掩掩,现在联考,根本就是公开处刑啊
李文倩心里真是虚得慌,她本以为自己还能再混上一段时间,等到两三个月后,自己哥哥的饭店生意做起来了,她就把这个破高中老师辞掉,去哥哥的饭店那里当经理
可
第60章
大家听了一时间都有些反应不过来。顾鹤之也不管大家有没有明白, 专断的单方面宣布了去省会的日程。他们不但要去, 还要在那里呆上两天,加上火车上的时间,一共要出去四天。
这样所有人更加不理解。期末考试快到了,现在难道不应该好好复习迎接考试吗怎么还要大老远的跑省会呢一来一回又得浪费好几天。大战临近, 每个人都恨不得把时间掰成两半花,哪里有那空闲的心情去省会溜达。
大家的表情明显都是不乐意,其中最不乐意的还要数雷业家。按照顾鹤之的安排,他铁定是赶不上学校里的期末考试。
那他和杨浩赌约怎么办自己不去, 不是就自动认怂了。如果本身考不过杨浩还好,可这样莫名其妙的就认了孙子,让雷业家心里烦躁。
“我不想去。”雷业家也是个直脾气,说话直来直去, 不带拐弯。
顾鹤之在自己决定的事情上也霸道,不容其他人反对“不去的话,你以后就不用来了。”
这一句话就击中雷业家的要害, 让他彻底蔫吧下去, 闭上嘴不再说话。
在这里上了一个月的课,这里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到底怎么样, 五个学生他们心里都有一杆秤。
雷业家平时再怎么愣头青, 也明白他现在拥有的教学资源是多么宝贵。对自己考大学是多么重要。他可不能因为自己的小性子,把这么好的机会给浪费掉
他知道, 可能在整个县城里, 也只有这里的教学资源, 能够带着他们考上大学。
比起考上大学的好处,被杨浩拿家伙叫声孙子也无所谓了。
凡事有对比就有衡量。想想自己曾经在一中里接受到的教育,在和知青点这些老师的水平比比,雷业家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选择。
他闭上嘴,不再质疑顾鹤之的话。
最不乐意的人也都不说话了,其他人自然也没什么反对的理由。
大家各自回去准备了下,隔天一早,就在知青点集合,准备去火车站。
这次去省会,顾鹤之竟然亲带队。这件事的确有点儿不可思议。至于去省会到底要做些什么,他也没说。所有人都好奇。其中最好奇地要数苏怀夏,想来想去她还是决定跟着顾鹤之去省会,看看他到底要做什么。
就这样一行七个人,坐着王万霞开来的小面包车,一路疾驰去火车站。
站头上停着的都是烧煤的绿皮火车,座位又小又硬,开得还特别慢。就是这样坐着遭罪的交通工具,票也不是随随便便有人能买的。可能是这年代国家不太推崇老百姓四处乱串,买张火车票都要推荐信,而且特别贵。一般人到处塞钱,托了半天关系,可能才买到一张票。
像顾鹤之一出手就拿了七八张票的,还真罕见。这样的数量和规模,大都是以集体的名义定的,可顾鹤之偏偏还是用个人名义。
出票的时候,售票员都忍不住盯了顾鹤之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