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摆驾回宫”
魏征赶紧道:“陛下息怒”
魏征示意陈应。
别看魏征是李建成的心腹,可是关键时刻陈应的话,反而更让李建成能听得进去。
陈应上前道:“陛下息怒”
其实,陈应比魏征更加紧张房玄龄。
毕竟,历史上,房玄龄可是一代贤相。拥有房玄龄辅佐,李建成更能开创一代盛唐。
李建成、魏征、王珪以及封德彝等人返回太极宫,此时房玄龄已经被两名站殿武士请到太极宫立政殿中等待着。
李建成怒气冲冲地盯着房玄龄道:“朕将国事托付给你,可是你为何,要拿着给事中的职权,刁难于朕”
魏征一脸惶急,连连朝着房玄龄使着眼色。
可是,房玄龄根本就没有理会魏征的眼神,反而异常淡定的说道:“陛下,因为这两道诏令,都是错的。”
封德彝怒极反笑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朝中国策大政,难道还要你这个小小的给事中,来评判对错么”
魏征望着陈应,使意陈应打着圆场。
陈应却没有紧张,毕竟房玄龄如果只有这点能耐,如何成为国之贤相
陈应比魏征对房玄龄更有信心。
看着陈应无动于衷,魏征大急道:“真是天下怪事多,这大概是设三省六部以来,第一例给事中封驳诏令的事件。如此桀骜不驯之人,我也算是大开眼界了。”
看着陈应沉默不语,魏征又道:“封相公的中男之策,大将军以为如何”
陈应淡淡的笑道:“书生之见”
还好,陈应声音极低,否则封德彝恐怕就会调转炮口,对准陈应了。
封德彝望着房玄龄冷冷的喝道:“十二卫大军,人员缺额,最为严重,仅有一半;余下各军,兵员最多的也有两成缺额,原本关中十二军,应有十五万人马,现在却只有不到十一万。
李建成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封德彝又道:“此番突厥异动,各部落纠集了二十万余万骑兵,南下意图明显,我大唐若想,战而胜之,维持十二军满员,乃是最起码的要求。”
房玄龄不屑一顾的撇着嘴角。
封德彝声音尖锐的吼道:“除了征召中男,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房玄龄,你不肯奉诏,形同资敌,莫非,你要替突厥张目”
文官斗嘴,都是这个套路。先一顶大帽子扣上去,只是房玄龄不理会封德彝,只管看着李建成道:“陛下可知,关中如今账面上,有多少户口,实际上,又有多少户口而这些户口当中,符合标准的中男,又占到多大比例”
李建成摇摇头道:“朕不知道。”
房玄龄转而望着封德彝道:“封相国,你可知道”
封德彝想了想道:“老夫不知。”
房玄龄道:“那么,谁又知道,关中有多少亩田土,平均亩产是多少需要多少人耕种
李建成与封德彝面面相觑。
陈应却道:“我知道,关中共余二十五万又七千三百倾田地,按照租庸调制,共需要二十五万七千三百余丁,关中田亩亩产上田一石七斗,下田八斗,中田一石两斗,平均一石两斗三千,实际耕地田亩共八百九十万亩左右,现如今三年一轮耕,若是丰年,可岁收入一千一百万石粮食”
房玄龄非常惊讶的望着陈应,他没有想到陈应居然会知道他调查过的数据,更没有想到陈应所知的数据居然与他调查的数据吻合。
房玄龄感叹道:“满朝高士比不了一介武夫”
魏征将一叠奏章,递给李建成道:“陛下,关中各郡县,武德四年统计,共有四十三万户,但目前,从各郡县上报来看,仅有半数。成年男丁数目,较武德四年相比,不到三成。”
李建成吃惊地抬头,看着魏征道:“为何如此”
房玄龄叹口气,道:“从武德元年到现在,年年征战,每打一次仗,就要征发一次兵。情况最严重的郡县,有的男丁,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若是强行征召中男,明年整个关中,将面临颗粒无收的绝境。”
李建成忧心忡忡地站起身来道:“玄成,关中形势如此糟糕,你为何不早点向朕禀报
魏征朝李建成深深一稽道:“臣有罪”
s:今天稍晚了些,非常抱歉。堂主月皇台的打赏加更,只能等我睡醒以后再加更,老程不怕欠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第十三章无双国土房玄龄
第十三章无双国士房玄龄
李建成望着众臣道:“现在有什么办法解决粮食之危”
魏征自然清楚李建成与陈应的计划,当然他并不点破,而是摇摇头道:“关中粮荒之困,现在只是开始,今岁已经错过农时,如今关中已经涌现不低于四十万饥民,这个数字,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增加”
李建成拍着客头道:“难道,真的要解散一半的军队”
魏征满脸苦笑道:“就皇宫内的粮仓,也没有多少存粮了。”
就在这时,韦挺却道:“除非陛下下诏,强行征收世家的粮食。”
魏征对于关中世族并没有好感,可是他作为大唐的门下省侍中,魏征知道,若是强行收取关中世族的粮食,势必会把关中世族推到对立面。
魏征摇摇头道:“若如此,朝廷必定天下大乱。
陈叔达叹口气道:“既要保住陛下的面子,又要解决关中粮荒,还不能得罪关中世家,哪有这样的万全之策”
陈应站在殿中,并没有发言。他当起了木头人,反正李建成不问他,他也不会说,陈应要看看李建成可以做到什么地步。
就在这时,李建成听到陈叔达的腹中传来阵阵咕咕声。
李建成摆摆手道:“通知御膳房,准备膳食”
时间不长,宫中宫娥与宦官端着饭菜鱼贯而入。众臣面前的小案几上,摆着两张面饼,一张绿油油的菜汤。
陈应看着菜汤非常熟悉,居然是自己从张仲坚那里弄来的海带。陈应是将领,常年带兵,真打起仗来,他作为主帅,别说吃饭,喝口热汤的机会都没有。
陈应此时也感觉饿了,他将面饼掰开,放进海带汤中,这些海带汤也是用炖羊肉的老汤熬制而成,味道厚重。
陈应吃得津津有味。
可是,其他大臣们却如同嚼蜡了。
看着众臣如同吃黄莲一样吃着面饼,陈应心中大乐。
房玄龄一脸轻松的来到门下省,此时门下省众同僚们,纷纷避开房玄龄,甚至不惜绕道而行。
房玄龄仿佛旁若无人地走到自己的公案前,看着干净的案几,房玄龄咳嗽一声道:“中门省的敕书到了吗”
一名小吏硬着头皮,抱着中门省送来的敕文,递到房玄龄的案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