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形成的规矩,后面很难改变,都会在这个既定的圈子里发扬光大。宋朝的时候,因宋太祖见识了五代十国诸侯争霸,血流漂杵,所以他在开宋之初,杯酒释兵权,将军权一分为三,以文武御武,于是宋代的武将们失去了造反的根本。
至于宋太祖为何不怕掌握权力的文臣们造反事实上很简单,秀才造反,十年难成,士丈夫耍嘴皮子还成,可是遇到杀伐决断,他们就完全不行了。其实利用文人统领武人,并非文人忠君为国,忠诚可靠,而是因为文人太弱,动摇不了统治基础。
脑袋里转了这么一大圈,杜如晦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他望着李世民道:“殿下,你也猜测到了”
李世民点点头道:“三天没有追兵抵达这里,就说明了问题。我们一直在陈应的监视之中”
杜如晦沉吟道:“可是陈应,用心险恶”
“人哪,千万不要以为被利用而懊恼、气馁”李世民苦笑道:“一旦失去了利用价值,那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说到这里,李世民望着程知节道:“老程,扶我出去”
程知节扶着李世民,缓缓走出山洞。
山洞口一阵寒风吹来,李世民冻得瑟瑟发抖。
洞口外,积雪覆盖,在晚霞的照耀下,显得甚是瑰丽。李世民无心欣赏,眼前的美景,他用心的观察着周围的动静,侧耳倾听着。
只是,他看了半天,依旧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冲着外面空无一人的积雪吼道:“出来出来寡人说五个数,你们若是再不出来,寡人就自绝在此,看你们如何向你们主子交待”
李世民耍起了赖皮。
“一”
“二”
“三”
就在李世民所站在的山洞中莫约三十步余的距离上,有一个鼓起的雪包,当然这只是一个伪装雪包,实际上则是一个羊皮帐篷,羊皮可以隔绝外面的寒冷气流,同时也可以将帐篷内的热气包裹在帐篷里。
侧耳倾听着外面传来的声音,刘统终于坐不住了,他知道李世民此时是虚张声势,当然,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李世民要是自寻短见,他还真没有办法向陈应交代。
背嵬军一千余人马秘密经巴蜀之地的青川县,翻越摩天岭,经阴平古道进入关中。只是李世民发动的太过仓促,陈应没有动用这支秘密军队,而是让他们布置在长安城外,负责临时接近,一旦李世民掌握着南衙,控制政事堂,李建成无力扭转乾坤事败,他们就需要护送着李建成、李元吉的子女,逃出长安。
但是,陈应赢了。李建成也胜出了,所以他们没有在长安城外接应到李建成的子女,却发现了李世民的踪迹。
李世民麾下的秦王府护军只是正规军部队,论隐匿行踪、跟踪盯梢,他们远不如背嵬军将士,这些将士在吐蕃的时候,经常摸到吐蕃人部落的大帐中,直接刀子架在吐蕃人的脖子上,吐蕃人都无法发现。别忘了吐蕃人不仅有明哨、暗哨,还有负责警戒的敖犬,连敖犬都无法发现背嵬军将士的踪迹,更别提惶惶不可终日的秦王府护军了。
随着刘统的一声令下,原本沉寂无声的山谷,一下子开始沸腾了,在山洞左右以上山坡上的雪包,一座座的缓缓涌动,背嵬军将士露出他们的身影。
望着这一幕,程知节如丧考妣,侯莫陈旭也如临大敌。
杜如晦膛目结舌,没有想到陈应的人已经摸到了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如果陈应想要他们的命,他们甚至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直到这个时候,杜如晦这才发现陈应这个人的可怕之处。
只有李世民还算正常,其实他内心里也掀起了惊涛骇浪,他原本以为陈应会派十数名斥候在负责盯梢,可是没有想到附近居然多达上千人埋伏。
刘统躬身道:“陈大将军麾下背嵬军统军刘统,拜见秦王”
李世民道:“带寡人去见陈大将军吧”
刘统点点头道:“秦王殿下请”
李世民麾下的残部跟着刘统等人缓缓离开山谷,走到山谷口的时候,突然发现外面停着一大队的马车,这些马车,全部带着护甲,就连车轮也是钢制的。车队的旗帜上赫然写着“大唐通利钱庄”
这是大唐通利钱庄的运钞车队,但凡各地官府或守军,无权查验。李世民等人进入马车的护甲车厢内,而其他士兵则换装成武装押送的护卫,持刀跟着车队缓缓前行。
宽大的运钞车内,李世民靠在冰冷的护甲车厢壁上,深深叹了口气道:“寡人输得不冤”
程知节疑惑的问道:“这么多后手,陈应应该早有准备,咱们的消息泄露的太早了吧”
尉迟恭虽然是李建成的人,也是陈应提前安插在秦王府的人,不过尉迟恭在这个时空并不是李世民的亲信,在早期预谋时期,李世民根本就没有让他参与此事。
李世民想了想道:“东宫里有我们的人,秦王府有他们的人也不奇怪”
东宫之中,李建成终于下定了决心,咬咬牙道:“可是,陛下不会愿意退位,难道你要本宫学二郎逼宫不成更何况,政事堂六大相国,全部都是阿爹的旧友故交,他们也不会配合我们向阿爹逼宫”
陈应摇摇头道:“所谓的忠诚,只是背叛的筹码不够,六大相国我们没有办法,可是李唐宗室呢”
“你是说让宗室诸王向阿爹逼宫”李建成听到这话,考虑了一番摇摇头道:“不可,不可,不可能,宗室诸王,掌握实权的唯有三人,淮安王李神通、赵郡王李孝恭,还有任城王李道宗,他们除了赵郡王之外,都亲近二郎”
“太子殿下,不用担心”陈应淡淡的笑道:“您只需要把他们召集起来,包括窦诞、封伦他们”
李建成走出显德殿,站在街道中央,远眺太极宫的重重宫阙,若有所思。
李建成不是笨人,陈应所说的都是实情。
事实上,他现在若是不趁机让李渊退位,恐怕大唐会迎接更严重的内斗,不仅仅李建成自己遭殃,包括这一次为了李建成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陈应,也会被打击。
恐怕,等李渊缓过这口气,陈应罢官夺爵已经是最轻的处罚了,很有可能会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斩。
在李建成的命令下,任城王李道宗、淮安王李神通、赵郡王李孝恭、广宁郡王李道兴、高平王李道立、雍王李绘、新兴郡王李孝协、济南王李哲、庐江王李瑗、胶东郡王李道彦、清河王李孝节、襄邑王李神符等一大批宗室诸王前来东宫赴宴会。细节或许有误,根据旧唐书整理。
就在李建成忙着设宴的时候,陈应带着李秀宁,前往太极宫甘露殿。
此时,李渊的身体依旧没有恢复,他的精神很差,被李建成明升暗降,升为司空的裴寂,依旧不离不弃,陪在李渊身边,充当最佳听众。
李渊此时仿佛变成了祥林嫂,絮絮叨叨的向裴寂说道:“二郎那个脾气,他是什么人,我这个当爹的,还能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