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94(1 / 2)

我也见得多了”李秀宁的眼睛微微一红。她不由自主的又想起自己的遭遇,当初李渊造反,消息传到长安。李秀宁成叛贼之女,被隋朝官兵捉拿,柴绍毫不犹豫的丢下李秀宁独自逃亡。可是当李渊占领霍邑,大败宋老生之后,一时间风光无限,降者如云。

看到李渊大势将成,柴绍又恬不知耻的去投奔李渊。然后,为了祈求自己原谅,不知道多少次跪在自己面前

难道柴绍因为情份吗

肯定不是,他眼中只有利益,绝对没有情份。

相反,陈应却是只有她,不顾一切的人。当初自己的河东苇泽关遇险,陈应明知没有圣旨,没有鱼符,私自出兵等于谋逆之罪,需要诛九族的。

可是,陈应却毫不犹豫率军东进,突袭朔州,强攻雁门关,不畏千辛万苦,不惧艰难,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自己身边。

李秀宁转而望着陈应道:“陈郎,今生今世,我不负你”

“三娘,今生今生,我们生死相依,绝不背离”陈应抱着李秀宁动情的道:“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李秀宁道:“陈郎好才情,没有想到堂堂大将军,写起诗来也不比那些大头巾差”

说着,李秀宁探身而起,在陈应脸上啄了一下,脸上飞起一片红霞,又轻轻咄了一口。

此时,无声胜有声。

长安武德殿内,李渊与裴寂、李建成三个君臣对坐着。李渊望着殿外漂着的雪花,一阵感慨:“眼瞧着武德六年又要过去了,不容易啊”

裴寂也是深有感触,大唐立国以来,就没有可以安生的时候。武德元年薛举大败李世民于浅水塬,陈兵泾阳,几乎是兵临长安城下。武德二年又是刘武周劫掠河东,接着是王世充攻打怀州,引发唐郑之战。

好不容易平定了窦建德、王世充、逼降了杜伏威,结果突厥大举阵兵边境,如同利剑一样,悬在大唐所有人的头上。

武德五年,东西突厥联手,吐蕃犯边,摆平了西突厥,河北又爆发了叛乱。

终于眼看着武德六年过去,李渊松了口气。

裴寂何尝不是呢

大唐立国六年来,李渊不时的要扫平四方诸侯,统一天下。同时也要和朝中的官员、天下世族门阀斗智斗力。

就在这时,李渊眉头微微皱起。

李建成望着李渊道:“阿爹,你是在担心”

李渊苦笑道:“朕担心西北”

裴寂张了张嘴,最终还是说道:“老臣以为,陈驸马不会妄动”

“儿臣敢拿项上人头作保”李建成一听这话,顿时急忙为陈应作背书。

李渊摇摇头道:“朕是担心,突厥大军趁机南下。大郎,朕且问你,凉州守备,可还牢靠”

李建成点点头道:“父皇放心,儿臣自河北之战结束,便加强了河西守备,镇守河西的人马,虽然不多,但有李靖坐镇,可保无虞。父皇想必还记得李靖如何经略东南的,他的军略兵法,十分了得,父皇大可放心。”

李渊点头头道:“如此甚好,只是西北可不止是突厥人,还西南的吐蕃人,陈应在西域打了几个胜仗,灭了阿史那步真所部,如今西突厥自统叶护和阿史那步真接连战败以后,会不会引得东突厥颉利可汗与吐蕃、西突厥残部联合,会不会继续南下,攻略河北”

李建成想了想道:“父皇,儿臣以为,西突厥应该不会和东突厥联合,双方对立数十年,死伤无数,他们突厥名为一族,事实上东西突厥之间,除了可汗是阿史那家族出身,其他并不血脉联系,这种裂痕,不是两三句话可以破解的。至于吐蕃,他们内部正在相互攻打,短时间内,很难分出胜负,更何况旁边还有一个煽风点火的陈应,如今吐蕃人能自保就烧高香了。”

李渊难以置信的问道:“何以见得”

李建成道:“突厥人最合适出击的时间,是秋高马肥的七八九三个月,如今却是深冬,开春,正是草原上的牲畜交配繁衍的季节,也是突厥人一年之中,最为忙碌的时节,因此,颉利可汗此次能够出动的兵力,一定不多,这是其一。

李渊点头。

李建成道:“其二,冬天冰雪覆盖,以西突厥或东突厥的后勤补给能力,他们最多可以跋涉数百里,他们的后勤保障,只能维持半个月。若是他们想要联合,只能派出小队信使不过小队信使需要穿西城都护府的辖区,陈应不会坐视东、西突厥联合的,而现在的季节,突厥不会发兵,就算颉利也做不到,因此缺乏后勤保障的突厥人,根本不具备在河北长期作战的能力,只要我们不去白白地送上粮秣辎重,突厥人自会退去。”

李渊的眉头逐渐舒展开。

李渊突然拿起一封奏疏,递给了李建成道:“大郎,你看看这个”

李建成接到李渊的信,微微惊讶出声。

因为这封信是李秀宁写的,李秀宁在信中写到西北苦寒,气候多变,她又有了身孕,想回关中待产,同时陈应决定陪同李秀宁回长安,请朝廷派出新任西域大都护府,接任西域大都护

李渊刚刚看到李秀宁这封信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李秀宁的这封信是出自陈应的授意,目的就是为了试探朝廷的反应。

只要李渊趁势答应李秀宁与陈应返回长安,恐怕陈应就反而不会再来了。

李建成拿着信,望着李渊道:“父皇你的意思是”

李建成看出李渊的迟疑,并没有替李渊做出决定。当然,这也是李建成的聪明之处,他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李渊道:“无论怎么说,三娘都是朕的女儿,朕哪有不允之理”

东宫之中,李建成望着正在吃着醋芹的魏征道:“先生,此物甚寒,于脾胃无益,少食为妙”

“哈哈”魏征一脸淡笑道:“征别无所好,就爱这一口”

自从上次秦王府的阴谋离间之计,魏征与尉迟恭演了一处双簧,尉迟恭在魏征门前假意刺杀魏征,率部逃离长安。结果自以为得计的张公瑾出面招降尉迟恭,尉迟恭顺势答应进入秦王府效忠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