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7(1 / 2)

佛是黑道大佬带着一帮小弟,跟人家抡片刀抢地盘。

陈应冲了上去,沙图集的汉人也离开了沙图集。汉人是一个奇怪的团体,在内地的时候,他们会经常一言不和,拳脚相向,打得人破血流。然而一旦到了外地,又非常善于抱团,听着陈应口中的唐言,这些汉人二话没有话,抡起家伙大呼小叫的跟了上去。

这邪来交易的各族首领们又傻了,大眼瞪小眼对瞪了好久,一个首领道:“温宿族长,现在怎么办”

温宿族长咬咬牙,道:“还能怎么办出去,给吐谷浑部一个教训”

众人惊叫:“在天山南路,吐谷浑部兵强马壮,我们是惹不起的”

温宿长胡子微微颤抖着,怒喝道:“不是我们想惹他们,是他们来招惹我们这帮强盗抢走了我们用牛羊换来的过冬物资,他们是想把我们往死里逼他们都不让我们活了,我们为什么还要跟他们客气”

想到物资被抢,众部落首领们眼睛也红了。在沙图附近的部落,其实都是非常贫穷的部落,如果是有钱有势的部落,也不用跑到沙图集来交易,毕竟一百五十里外就是昭苏县城,在那里的货物更全,价格也更为低廉,然而昭苏县如今属于大唐,那里会收税。为了省下税款,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来到这里交易。

这些物资都是他们用辛苦牧养了一年的牛羊马匹换回来的,没有这些物资,他们怎么熬过这个冬天现在该死的吐谷浑部已经连续灭掉了七八个小部落,现在又来逼他们,将他们逼到打也是死,不打也是死的地步了,他们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当下一声吆喝,各自首领带领自己部落的青壮,骑着马跟了出去,准备开片

陈应终于追上了李道贞,李道贞已经杀了七八名吐谷浑人,满身血污,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陈应扯着李道贞的胳膊道:“闹够了没有”

李道贞道:“叫你不理我”

陈应苦笑不得的道;“你啊”

陈应硬扯着李道贞返回本阵,由于夜色不明,陈应并不准备追击,万一慕容伏允在前面设伏,只需要在山谷两边布置一些弓箭手,就可以射得陈应一筹莫展。

不过,这一番撕杀,吐谷浑人还是丢下来三四百具尸体,算是吃了一个不小的闷亏。

那名黑脸的汉子追上来的时候,发现陈应所部正在打扫战场,他惊讶的道:“吐谷浑人居然撤退了”

陈应撇撇嘴不以为然的道:“不撤退,难道等着被我打出屎吗”

黑脸汉子躬身抱拳道:“能打败吐谷浑人的唐人英雄,应该不是无名之辈吧在下于阗尉迟道元,没请教足下如何称呼,郡望何处”

陈应借着火光这才看清,这个黑脸汉子的眼睛是黄色的,与汉人明显有异。

尉迟这个姓氏是属于汉化的姓氏,其实尉迟恭也不是汉人,他的祖上是鲜卑尉迟部。但这个于阗尉迟氏,与鲜卑尉迟氏又不同,虽然同姓,这不同族。于阗尉迟氏是塞种人,与波斯人反而是近亲族人。不过在汉代的时候,尉迟一族接受汉化。

陈应笑道:“在下京兆陈应”

尉迟道元微微一愣道:“我好像记得大唐西域大都护叫陈应”

陈应微微一笑道:“天下间同名同姓的不知凡几,就连尉迟兄的这个姓氏,在下也有一个朋友,名叫尉迟恭,也是一个好汉,将来有机会介绍你们认识一下”

尉迟道元摇摇头道:“叙旧的话咱们有机会再说,不过陈兄弟,你闯了大祸,赶紧带着你的商队向北逃吧”

陈应假装不懂的样子道;“为何”

“因为吐谷浑人吃了这么一个大亏,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尉迟道元一脸担心的道;“这个吐谷浑部非常野蛮,凶残成性,向来有仇必报,他们今天吃了亏,一定会回去搬救兵,所以趁着他们没来,你们赶紧走吧”

陈应摇摇头道:“那我就更不能走了,我要是走了,他们吐谷浑部肯定会把怒火发泄在你们头上,到时侯连累尉迟兄,岂不是让陈某人愧疚万分”

就在刚刚,陈应决定趁机铲除吐谷浑这个毒瘤。陈应需要的是西域和平,需要的是西域稳定,无论是马匪也好,一个仇视大唐的部落也罢,绝对不能再留

陈应指着尸体上的兵刃与甲胄道:“这些东西,我们用不着,就给送给尉迟兄当见面礼了”

听到这话,尉迟道元吓了一大跳。甲胄这个东西向来不便宜,三四百套甲胄,少数也要价值上数千贯钱。这绝对称得上大手笔。

尉迟道元有些难为情的道:“这怎么好意思”

陈应指了指亲卫身上的甲胄道;“我们有铁甲,吐谷浑人的皮甲还不着”

尉迟道元也不娇情,让人收下这些兵刃与弓弩,还有全部的皮甲。

尉迟道元指了指身后的一个汉子。

那名汉子会意,从身上解下来一个包裹,包裹是一只玉壶。整个玉壶如羊脂般细腻柔滑,而且没有半点瑕疵,这只玉壶高约一尺六寸,宽约一尺两寸,厚约八寸,最让陈应惊奇的是,这个玉壶的壶壁,非常薄,薄得弹指可破。

仅仅看了一眼,陈应就喜欢上了这个玉壶

尉迟道元笑道:“陈兄弟一看就知道是一个雅人,我们尉迟一族擅长雕刻,这里有一个玉壶,放在我手里也是暴敛天物,就送给陈兄弟了”

陈应的心跳陡然加速起来,嘴里说着:“这怎么好意思”

可是,陈应手上却没有半点不好意思

于阗,就是后世的和田。于阗玉,就是和田玉。如果这只玉壶放在后世,绝对会是无价之宝。

第一七一章三个和尚没水喝二更

第一七一章三个和尚没水喝

玉器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原材料上,而且还体现在做工方面。如果同等材质的玉石,采取机雕或人工雕,价值也会截然不同。

当然,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时代没有机器加工,打磨一个如此大的玉壶,特别是壶内掏空部分,非常耗时费力。哪怕不用拿到后世在这个时代,这个玉壶的价值绝对超过万金。

陈应是一个厚道人,他感觉自己拿了尉迟道元的这个玉壶,送他三百多套廉价的皮甲,简直就是跟抢没有区别,陈应爱不释手的把玩着这个玉壶,问道:“这个玉壶打磨不容易吧”

尉迟道元点点头道:“不错,我的曾祖父得到的这块玉原石,于是带着族人打磨,后来曾祖父死后,祖父带着人继续打磨,直到三年前,我爹才打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