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5(1 / 2)

吃了一个大亏,今年他们难保不会与东突厥串通一气”

李渊苦笑道:“陈应镇守西域已余两载,就连他那孩儿也没有见过面,朕若不许他回长安省亲,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裴寂还搞不清李渊的意思,如果顺势同意陈应回京省亲,那么肯定是给朝廷传达一个有力的信号。

皇帝准备削弱太子之权,那么太子一系将被重创,而秦王一系,势必大振。恐怕弹劾与构陷将会如云而至。

事实上,站在裴寂这个角度来看大唐官员,屁股干净的就没有几个,他们都害怕查,一查就是一个准。

如果东宫遭受重创,那么对于社稷就会出现大的动荡。

东突厥受旱灾影响,冬天肯定会发动攻势,这是必然的。一旦突厥受到天灾,他们都会在中原王朝身上找补回来,这是千年以来的规律。

一个稳定的朝廷,一稳定的社稷,比什么都重要。

但是涉及了国家稳定与国家未来,在这方面裴寂也不轻易发表意见。他沉吟道:“陛下的意思是”

李渊喃喃的道:“侯莫陈氏一门子嗣单薄,平阳膝下也只有一个孩儿,太子如今三子两女,秦王也有三个儿子,朕这个当父亲的也不能厚此薄彼”

裴寂听到这话,心中一沉。他感觉李渊还真要同意陈应回京。

关键是现在陈应不能回来。

陈应在西域,可以西顾西突厥,南威慑吐蕃,一旦东突厥倾族南下,陈应也可以从金山出奇兵,抄东突厥的后路。

关键是长孙无忌根本就不是镇守西域的料。一旦陈应回来,除非把李靖或者李孝恭顶上去,否则事情只会更糟糕。

裴寂咬咬牙,哪怕得罪李渊也不能让李渊出此昏招。

就在这时,李渊喃喃的道:“陈应不能回来,那就让平阳去西域吧”

“平阳去西域”裴寂的目光一凝。

如今陈应手握大权在外,因为杨文干之变,流言说陈应有可能造反。若按照自古君王的做法,那自然是要扣留他的弱子为人质,但李渊偏偏就反其道而行,你们说陈应可能造反我就连他的儿子都送到他身边去

裴寂反应过来了,让平阳携带幼子前往西域,因为平阳公主绝对不坐视陈应造反,当然更加可能的是,对于陈应的谣言,对于太子造反的谣言,将一下子不攻自破了

李渊笑笑道:”他们夫妻二人长期分居两地,朕不做这个恶客,现在去西域,路上虽然苦点,平阳是一个吃过苦的,自然不怕,说不定为了见到驸马,她乐意如此“

s:今天两更八千字奉上提前祝大家中秋快乐,今年中秋,老程不休息,明天继续更新。

第一五四章改变中的李秀宁为长老无想无情加更

第一五四章改变中的李秀宁

裴寂松了口气,现阶段大唐的局势,就如同一个小孩子可怜的自尊心,稍有碰触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为杨文干一案,李渊虽然没有处理李建成,但是李建成成了众矢之的。鼓吹废太子,改立秦王的论调在朝廷也大有市场。

特别是那薪时没有多少存在感的官员,就想着利用这个方式,彰显自己的存在感。反正他们现在坐的都是冷板凳,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罢官。在这个时代的官员,可没有几个是要靠俸禄生活的,他们个个都是出身豪门,有那些俸禄是活着,没有那些俸禄也是一样。

虽然他们这么做有一定的风险,不过他们吃准了李建成不是一个小心眼的人,这就是所谓的老实人好欺负。

这段时间,每天裴寂都接到了不下二十信弹章,而太子李建成依故事,引罪避位,在东宫之中闭门谢客,已有十余日了。可是大唐和别的朝代不同,历朝历代开国皇帝,都是精力旺盛,皇帝亲历亲为,即使没有太子署理政务,也不至于政事不修。眼下倒好,李渊向来喜欢饮酒作乐,政务都是交由李建成打理,李建成不干事了,这让裴寂操碎心。

虽然李渊把这些弹劾李建成的弹章留中不发,然而这些官员们反而像打了鸡血一般越来越兴奋。无奈之下,裴寂只好把刘德裕升迁至大理寺卿,权万纪迁任治书侍御史。

不过,二人皆没有向东宫谢恩,以至让人误会刘德裕与权万纪是因为改换了门庭这才得到升迁。官场中人,从来不缺乏希翼上意的人,也有人为了傍上从龙之功,弹劾太子门下不法,贪污受贿以及各种各样的罪名。

太子因被弹劾,不能理事,李渊又没有精力去管,荒废的政务实在太多了一些,裴寂可是有苦难言。他深知这个好基友的秉性。

裴寂笑道:“陛下英明”

文人多婉转,婉转到极处就变成虚伪。裴寂也是没有办法,伴君如同伴虎,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所以,别看李渊对他关怀备至,就连御女都不避讳他,甚至还要跟裴寂比比男性雄风。

但是,裴寂也知道,为人臣的本份。

李渊笑了笑道:“让平阳带着长子去西域,就这么定了说不定明年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再多一个外孙”

且不说李秀宁会在会在严冬之子携带年幼的儿子出走西域,但只要消息传出去,朝野内外,以及全军,谁都不会再认为李渊对陈应有半分疑忌前线诸将都将对李渊感激涕零而那些废太子改立秦王的声音也一下子消失。

先莫说陈应本身亦必感动就算他真要造反,只怕也很难说动自己的手下了

裴寂微微动容兴奋道:“陛下英明”

李渊长长叹了口气道:“世间也有风言,说朕猜忌心重,容不下有功之臣,薛仁果、李密、王世充、窦建德他们的死,都算在朕的头上。这世上或许有可信之人,只可惜朕知道绝对不是他们”

裴寂道:“陛下,何必理会这些碎言碎语,谣言止于智者”

李渊望着裴寂郑重的道:“世人皆言为人臣者大忌功高盖主,其实这是屁话,功过盖言,莫须有,但是这世界上只有无能之君,绝无功高盖主之臣。”

这个君臣二人的密晤,很快就以各种渠道传扬出去。

消息传到秦王李世民那里,李世民除了苦笑还是苦笑,当然最多的则是愤愤。李世民叹了口气道:“父皇还是不相信本宫啊”

房玄龄摇摇头道:“殿下这与信任无关,帝王用人,在于制衡,无制衡之人,不可重用,陛下用殿下,制衡太子,却不会坐视太子倒台”

“那父皇现在让平阳公主去西域,不用平阳制衡陈应,这是何道理”李世民恍然大悟道:“哦,孤明白了,平阳公主在长安,对于远在西域的陈应长鞭莫及,反而是平阳到了西域,才能更有效的制衡陈应”

房玄龄道:“殿下所言极是,出非陈应敢学李密,先杀妻,再造反,若是如此,恐怕他的部曲,无人会跟随他造反”

杜如晦笑道:“这才是最高深的权谋”

李世民点点头,不得不承认,李渊这一手玩得非常高吸。李渊这么做,有着极深的权术,是最厉害的手段。李世民相信,当李秀宁携带其子陈谦到了陈应身边以后,那时就算李渊叫陈应去死,陈应也不会有二话,而当消息传遍西域,陈应就算真想造反,只怕也不会有人跟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