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应召见马孟明与麴文泰的时候,二人都冻得哆哆嗦嗦,说不出话来:“高昌令尹、高昌王世子拜见陈大将军”
陈应在看到二人之后,就仿佛看到了无数的棉花,当然心情也就好多了。
陈应问道:“高昌令尹、高昌王世子免礼,请坐”
侍从赶紧搬着胡床送到二人身后。
马孟明与麴文泰缓缓落坐,说是坐,其实只是屁股沾了一点边。
马孟明非常忐忑,他摸不清陈应现在是什么态度。正在脑袋里斟酌,如何开口。
突然,陈应拿着一把棉花问道:“马令尹,可知此为何物”
马孟明点点头道:“回禀大将军,外臣知道,此乃白叠子”
陈应笑道:“高昌国可有此物”
马孟明点点头道:“有”
“很好,很好,有就好”陈应笑得非常灿烂,他顿了顿道:“你现在回去告诉高昌王,把高昌国所有的白叠子给本大将军运来不,不用那么麻烦,让他把白叠子放在高昌城准备好,本大将军亲自去取”
一听这话,马孟明吓得脸如土色。
陈应这可没有打算要接受高昌王的投降啊。这是要铁心灭了高昌国。
马孟明扑通一下,跪在地上,他以膝盖代步,挪到陈应身前:“陈大将军开恩啊,陈大将军开恩”
陈应被说得糊涂了:“开恩什么”
马孟明道:“请陈大将军开恩,准我高昌国国祚延续”
陈应摇摇头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天下只能有一个皇帝,那就吾皇陛下。马令尹,你回去告诉高昌王,聪明的人不要做傻事,如果聪明的话就自卸王位,去长安请求内附,本大将军可保他一世富贵,如若不然,高昌国定会血流漂杵,尸骨如山”
就在这时,麴文泰陡然起身,他指着陈应嘶吼道:”姓陈的,莫要欺人太甚“
陈应摇摇头道:”这可不是欺人太甚。这是物竟天择,强者为尊,适者生存。“
第八十四章李世民很受伤
第八十四章李世民很受伤
“请上国大将军明鉴”马孟明言辞诚恳的道:“今高昌国之主宅心仁厚,自继位以来勉力勤政,无甚陨越,境内以安,庶民粗足。养兵唯图自保,高昌国偏安一隅,并无问鼎天下之心。今唐主英明,天下归心,高昌国亦不落人后,为庶民百姓计,决以藩属国自降,善事大唐,息兵恤民,今后大唐与高昌,君臣和气,永弃兵戈,实为幸事”
陈应嘴角噙起一抹冷笑:“观马令尹也是熟读诗书之人,岂会不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西域自古以来,皆是我华夏之领土,神盛不可侵犯,麴氏据高昌而守,不易胡俗,不改胡姓,功莫大焉,吾皇仁慈,定不会斩尽杀绝,可保高昌王一脉,世袭罔替,既要称臣,就不要再本大将军面前玩什么文字游戏了”
麴文泰一脸铁青,挣脱马孟明的拉扯,就向扑向陈应。
马孟明岂会让麴文泰在陈应面前放肆,一旦惹恼了陈应,从高车城发兵,不出三天定能兵临高昌城下,到那个时候必然生灵涂炭。
陈应冷冷的望着麴文泰,一动不动。事实上,在高车国相府里,陈应驻扎着足足一个三百人的亲卫步兵团,更何况此时陈应身边,还有阿史那思摩、罗士信以及苏定方这等高手。
别说区区一个麴文泰,就算让高昌国最厉害的大将来陈应面前行刺,他也肯定会站着进来,躺着出去。
马孟明带着哭腔拉着麴文泰道:“王太子殿下,息怒,息怒啊”
事实上,马孟明此时就是风箱里的老鼠,左右为难,他既不敢得罪陈应,也不敢得罪王太子麴泰。
麴文泰看着场中数十支寒光闪闪的利箭,瞄准着自己,特别是数十名唐军甲士一脸杀气的望着自己,让麴文泰动也不敢动了。
马孟明看着麴安静了下来,又对陈应道:“高昌国降唐,乃一片赤诚,高昌国愿以忠效唐君,希望我唐君亦仁主之心待高昌国,勿生刀兵,致天下糜烂天下无千年不亡之国,为宏图霸业,致万千黎民疾苦,非百姓之福,实千古之罪人。世上无百年不死之人,若大唐国欲以武力迫高昌国,则高昌国上下,自君至民,必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断无不战而笑,贻万世耻笑之理。”
“众成成城,断无不战哈哈”听到这话,陈应脸上的笑意更浓,他转而望着苏定方道:“苏将军,本大将军命你为前锋将军,统率昭武九部附从军两万人马,明早拔营,兵发高昌”
苏定方闻言大喜,抱拳道:“末将领命”
说着,苏定方提着破军刀,背着身上的弓箭,朝着门口走去。
看着这一幕,马孟明简直想抽自己的嘴巴。他所谓的众志成诚,断无不战,不过是一个说辞,哪里想到陈应真正下达命令出兵。
马孟明扑通一声跪在陈应面前,声泪俱下的道:“高昌国臣服唐,是为息刀兵,养万民。又兼唐国君乃仁德之主,必不致苛待高昌人,故有归心。今高昌递顺表称臣,希望我唐君能承喏待高昌王君臣如父子,永修睦好,不启战端。否则”
陈应望着马孟明淡淡的道:“马令尹你有一张好利口,是不是要说,高昌数十年仁政深得民心,今大漠天险可恃,数十万民心可恃,高昌城坚可恃,群臣心齐可恃,唐师虽强,无足畏也。”
马孟明听着这话冷汗已经流下来了。
陈应俯视着马孟明道:“马令尹,本大将军是一个坦诚的人,做事光明磊落,从来不藏着掖着,今天你就算说破大天,一样没用。本大将军既然来到这里,那就不会空手而来,降则高昌国四郡十八县保全,不降,本大将军倒要看看,你们高昌国到底是不是君臣同心,众志成城。”
马孟明这才明白陈应是铁了心的要灭掉高昌国。这就是小国的悲哀,最无奈的选择。
要说无奈,同样无奈的还是李世民。他一心想着领军出征,建立功勋,然而李渊和李建成却不让他率领出征,而只是给了他一个尚书令的官职。这个尚书令,在隋唐时代,就是事实上的宰相。可是李世民这个尚书令却是虚的,首先三省也好,六部也罢,自从刘文静死后,李世民朝堂上根本就没有外援。
在尚书省内部,他既有裴寂这个尚书左仆射架空,六部九寺五监这二十一个要害部门,他一个也插不上手。
李世民就是一个庙里的泥菩萨,所以李世民就非常苦闷。李渊提议李世民为凉州总管,李建成以尚书令,统管三省,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