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2(2 / 2)

统叶护会不会罢休李道宗不知道,可是他却知道陈应是不会罢休的。

他废了足足两万余匹战马,两万余匹战马如果放在长安,足足可以卖上数十万贯,就这么一大笔钱不翼而飞,他会善罢甘休

答案是肯定的。

看着西突厥全线撤退,陈应神色一凌,喝道:“该我们上了放下面甲,跟我上”

面甲也是大唐军队中的独一号装备。因为骁骑军经常性的顶着敌人的箭雨冲锋,可是一旦敌人朝脸射,面部无遮无拦,就容易中伤,哪怕不死,也会在脸上留下一个丑陋的伤疤。

于是,采取摩托车头盔的方式,陈应制造了面甲。这样以来,骁骑军骑兵的甲胄就算武装到牙了,除了两只眼睛,没有遮拦以外,整个脑袋都享受保护。

骁骑军钩镰枪骑兵将士们迅速拉下面甲,平端钩镰枪,策马冲了上去。遇到战场上侥幸不死的西突厥将士,骁骑军将士本着人道主义精神,迅速出枪,钩断他们的脑袋,结束他们的痛苦。

看着陈应纵马追来,不等统叶护可汗命令,巴图尔就纵马调头,带着本部精锐的部曲朝着迂回一个大圈,避开那些连环火马,朝着陈应麾下的钩镰枪骑兵冲来。

统叶护可汗望着巴图尔,心中默默祈祷着。

一定要赢。

一定要赢。

可能是突厥的苍狼大神睡着了,或者是没有听到统叶护可汗的祈祷。

巴尔图人如其名,不愧为勇士之名。他率领的精锐锐箭如雨,冲锋的唐军钩镰枪骑兵身上响起噼里啪啦的声响,火星四射。

巴图尔反应极快,一看这个情况知道唐军将士身披重甲,即使箭射不透,急忙下令道:“射他们的马”

众巴尔图麾下的骑兵缓缓将箭矢压低一指,锐箭如雨,没有披着具装的战马纷纷中箭,有的战马前马蹄一软,倒在地上,将马背上的骁骑军骑兵甩飞在地上。

然而,纵马冲锋的骁骑军将士对此视而不见,只管挺着钩镰枪直冲而去。

这种视死如归、一往无回的气势,统叶护并不是第一次看到。在凉州城他已经看到了,这次又在这里看到。

统叶护瞬间脸色苍白,大唐有多少人,他大体还是清楚的。至少有一千万之巨,而西突厥人只有不到一百万人,西突厥还是头一回看到赖以成名的骑射失去了应有的威力,他们才射出三四支箭,唐军骑兵的钩镰枪就捅到胸口了

噗嗤噗嗤

枪锋入肉的声音响起,那种锋刃撕裂血肉的闷响让人毛骨耸然,两骑对冲的巨大冲击力使得钩镰枪的枪杆一下子绷成了弦月状,再猛然弹击,被刺穿的西突厥骑骑兵身不由己的被生生弹飞出去,接着,糊满鲜血的钩镰枪再寻找下一个目标。

望着这一幕,统叶护可汗的脸刷一下子吓得煞白。

统叶护可汗忽然发现自己错了错的非常离谱。他低估了大唐,如果大唐都是这样一群悍不畏死的疯子,都是这么可怕那西突厥就危险了。

骑战可不像小说里说的那么精彩,什么大战三百回合啊,什么战马对踢啊,什么从马上斗到马下啊,通通都没有,就是两支骑兵对冲而过,在对冲的那一瞬间挥出手里的兵器,利用战马赋予的高速劈开敌军的身体,如果你够牛,能躲开一把马刀,先别忙着高兴,后面还有很多把在等着你呢。

至于国产垃圾剧里骑兵在地上捉对厮杀,战马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悠然自得的吃草这类的场面,直接一皮鞋拍过去,然后换台就是了。

大唐还没有这么多拉低智商的影视大作,因此唐军和西突厥军队的智商都处于正常水平,他们并没有停下来捉对厮杀,而是像飓风一样面对面的扫过。钩镰枪端起来,如墙推进。虽然西突厥骑兵手中的马刀够不着唐军骑兵,不过西突厥骑兵也不是硬顶着挨打,他们将短矛当成掷矛,什么铁骨朵、铁蒺藜,钢斧之类的近距离投掷的兵器,实在没有趁手的家伙,两三斤得的头盔也当成暗器扔过去。

冲锋的瞬间,生死立判,一出手就要置对手于死地当然,这类小玩意儿在骁骑军将士身上是没有多大用处的,他们有套在左臂上的折叠盾牌,可以护住大部分要害,而他们手中的钩镰枪,突厥骑兵招架闪避都来不及了,哪里还敢投掷暗器

当骑兵对战占不到便宜的时候,统叶护就完全没有了打下去的念头。

三万附离军是他的压箱底军队,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轻用。

一旦这三万附离军折损严重,别说他这个西突厥可汗的位置会动摇,就是他能不能留下全尸都成问题。

作为一个可汗,如果手上没有染满鲜血,如果没有仇家满天下,那是不够格的。

“撤退,我们输了”统叶护倒也光棍,看着手段使完,没有取胜的可能,他立即下令撤退。

反正他也看出来了,陈应麾下就一万余名骑兵,他们纵然厉害,纵然可以以一当一,可是他绝对没有办法把这小二十万人马全部留下来。

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统叶护可汗的想法虽然美妙,可是注定要落空。

毕竟陈应可不是没有准备,三个折冲府足足五千余陌刀军将士正在等着他们,陈应的目标可不仅仅是打败西突厥可汗,而是要将西突厥统叶护可汗的这二十万大军全部留下来,用统叶护可汗的二十万大军给西域各族立威。

第六十九章投降降你麻痹一更

第六十九章投降降你麻痹

军队都是用胜利喂养出来的怪兽,当一支军队明知敌众我寡,还战意昂然,脑袋从来不会去想我该怎么逃,而是想着如何多割几个脑袋换赏钱。如果西突厥人有悍不畏死的气势。

陈应绝对不会用一万余骑兵去对战十数万西突厥军队,他绝对会有多远跑多远。只是实际战斗力与明声有着极大的关系。西突厥的赫赫战功,是建立在他们无视炮灰的生命,每一次胜利都是用炮灰和仆从军的生命去磨,当敌人被仆从军磨得半死不活的时候,他们才会上去收割果实。

然而,这并不是好现象。一旦养成习惯,就万万不妙了。如果陈应手中没有钩镰枪骑兵和陌刀军,甚至他已经忘了怎么打仗。

当然,当陈应用两万余匹战马,组成连环火马阵破解外围西突厥的仆从军的时候,西突厥从上到下,脑袋里只剩下一个念头,有多远跑多远。

但是,西突厥的运气太差。他遇到陈应,而陈应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做见好就收。杀一人为罪,屠万人为雄,屠得九百万,方为雄中雄。

看着西突厥撤退,陈应打仗简单而粗暴,骑兵墙冲锋。其疾如风,侵略如火。

望着如墙推的钩镰枪骑兵墙。

被统叶护可汗要求殿后的真珠统欲哭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