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6(1 / 2)

说实话,对外宣称是他三年前破获的盗墓贼王回业复仇,刑部还下发了海捕文书缉拿王回业。

虽然说这些日子苏护一直躺在床上休养,可是万年县的所有事务却一直掌握在苏护手中。

按说万年县县丞赵致雍才是苏护的心腹,赵致雍早年是苏威的亲随赵青山的儿子,在苏威为前隋丞相的时候,提携赵致雍为万年县丞,后来赵致雍混到平凉郡长史的官职致仕,而赵致雍则从万年县民房书办一区区小吏,渐渐成为万年县正七品上县丞。

然而苏护却没有在举荐赵致雍为代理万年县令,而是举荐了从七品主薄权万纪。如今权万纪才是万年县代理县令,而赵致雍却对权万纪,横挑眉毛竖挑眼怎么都不对付。可以说正是利用权万纪与赵致雍的不合,苏护可以牢牢把持万年县的大小事务。

就在天刚刚擦黑的时候,赵致雍就坐着马车来到苏护府上,与苏护告了将近小半个时辰的刁状。

苏护静静的听着,脸上依旧古波不惊。

这让赵致雍非常奇怪,按说苏护应该给权万纪一点颜色看看,让权万纪知道谁才是万年县的掌印正县。

只是赵致雍却不知道,此时的苏护已经是废人一个。他的伤在后世还有治愈的可能,然而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可能。他只是尽可能的拖延时间,等到将来拖延不下来的时候,让朝廷给他一个恩养的机会。

尽管摸不清苏护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赵致雍还是嘀咕道:“苏县尊您不知道,彭城郡公找了一个废物门人,居然要买薄地和荒地。”

正所谓说着无心,听着有意,当赵致雍说着陈应的时候,苏护下意识的打了一个冷颤。

“你说什么”

“哦,彭城郡公门人专门要买地,真是饥不择食,居然连荒地也不放过”

“知道彭城郡公买荒地做什么吗”

“听说是要造铁坊,真是可笑,长安附近根本就没有铁矿,如果从别处买来铁矿万石炼铁,根本不够保本”赵致雍轻笑道:“真是傻子一个”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栗。在古代是经商的金科玉律,其实也是因为运输能力所限制的。距离长安最近的铁矿应该是弘农郡的桃林县境,但是这个距离也超过了四百里,将近五百里的距离,如果运输铁矿石哪怕一钱不值的铁矿石,到了长安城就要高达每石四十钱到五十钱之间。

这个运输成本,加上这个时代打造的物资成本,陈应如果在长安炼铁,根本不会赚钱,反而会赔得血本无归。

可是他们却不知道,陈应采取的是高炉炼钢,而且随着弹簧钢的成功发明,陈应马上就可以制造出可以载重超过两千斤的马车,这样以来,运输成本可以降低,而且炼铁成本可以控制在可喜的范围之内。

在陈应看来钢要卖六百贯每吨,这相当于三十吨粮食换一吨钢铁,其中巨大的利润,如果自己不赚这个钱,简直就是在犯罪。

苏护听到陈应要买荒地准备建工坊,就向赵致雍问道:“某记得清林里不是还有一块荒地吗”

“县尊是说清林里的那个乱葬岗只是那里可是一块大凶之地”

苏护此刻正用他全身唯一可以动弹的脑袋点点头道:“大凶彭城郡公一下子杀掉数万突厥人,在河东又杀得人头滚滚,再凶能凶过他吗”

赵致雍仿佛恍然大悟道:“下官知道怎么做了”

第十一章遇治则仕遇乱则隐

第十一章遇治则仕遇乱则隐

随着大唐在关中立国,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河东大胜。关中田地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原本八千至一万钱每亩的良田,现在已经飙升到了两万钱一亩,而且还有价无市。

陈应只有赐下来的田地,不过这些地远在彭城,彭城如今只是名义上属于大唐,而陈应也只有名义上拥有三千亩地,可是这三千亩地他一粒粮食。

可是陈应用两千万钱买下位于灞河以东将军帽山东麓与与蓝田县的分界线库裕河仅一步之遥的三千亩地,却成了长安勋贵圈子里的笑柄。

虽然清林里隶属万年县管辖,却与蓝田县更近,西距离长安城六十里,在这个时代哪怕坐马车,六十里也需要走两个时辰。当然,这并不是一块薄田,相反这块地夹在灞河号界裕河之间,方便灌溉,属于上好的肥田。

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是一块大凶之地。这块最早属于上谷侯氏侯龙恩的勋田。侯龙恩、侯万寿兄弟以及从弟侯植,皆投靠宇文护,成为宇文护的爪牙,上谷侯氏扶摇直上。侯龙恩封为柱国,平高公。便将这块地赐给侯龙恩成为其勋田。

当年公元五七二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用计先杀死宇文护,并下令拘捕宇文护的儿子柱国谭公宇文会、大将军莒公宇文至、崇业公宇文静、正平公宇文乾嘉,以及他的弟弟宇文乾基、宇文乾光、宇文乾蔚、宇文乾祖、宇文乾威和柱国北地人侯龙恩、侯龙恩的弟弟大将军侯万寿、大将军刘勇、中外府司录尹公正、袁杰、膳部下大夫李安等人,北周武帝宇文邕铲除宇文护一党,大封功臣。

将这块赏给协助宇文护铲除宇文护的大功臣宇文直,不曾想两年之后,宇文直反叛,被宇文邕处死,这块地再次易主,成为了北周大都督、右大夫、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京兆尹、东平郡公宇文神举的勋田。宇文神举曾随北周武帝东征北齐,北伐突厥,又镇压反叛、平定稽胡,使稽胡重新归附北周。后被北周宣帝宇文赟,赐死于马邑,时年四十八岁。

九年之内三易其主,三任主人先后家破人亡,这块地渐渐被人忌惮了,也有人不信邪,那就是初隋四贵之一的大将军史万岁,史万岁有一天路经这块荒地,惊讶问起扈从:“这里的地不错啊,西有灞河,东有界裕河,灌溉方便,看这里杂草的长势,肥力应该不错,在长安左近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为何会有如此大片的荒地”

扈从告诉史万岁,这里是一块大凶之地。史万岁一听哈哈大笑,不以为然的笑道:“简直是暴敛天物。”史万岁买下这块荒地,仅仅用了一千万钱,这相当于关中地价的三分之一。然而自从史万岁买下这块地之后,史万岁随军大破突厥,斩杀数千。又继续跟踪追入沙漠数百里,凯旋而归。因杨素忌惮他,弱化他的功劳。史万岁不服,与朝堂与杨竖争辩,被杨坚命站殿武士杀死大殿之中。

从此之后,这块三千亩的良田,就彻底变成了荒地,荒废二十年之久。

陈应自然不会忌讳所谓的大凶之地,对于侯龙恩、宇文直、宇文神举和史万岁的死,说穿了,他们的死都有必死的理由,根本与这块地死无关。陈应根本不在乎。

秋高气爽,陈应坐着用弹簧钢打造减震装置的四轮马车,缓缓来到清林里。

陈应来到清林里库裕河河畔,望着西岸一望无际的荒原,枯黄的杂草长得非常茂盛,大部分超过四尺。

看着这块完全属于自己的地,陈应感觉心情非常惬意。由于二十年的荒芜,这块地里不仅长着无数杂草,还有不少树木,有的杨树、松树、桑树和柳树已经碗口粗。看着杂草中飞出来的野鸭子,陈应脸上浮现了淡淡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