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1(2 / 2)

“那武昌孝公谓之窦燕山有何不可”陈应笑眯眯的道:“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俱名扬。”

琮满意的点点头道:“自然可以。”

说着,窦琮疑惑的望着武元庆和武元爽。

陈应此时对于窦琮的到来也是充满疑惑,突然转念一想,恐怕窦琮身怀着李渊的重大使命。所以陈应不敢怠慢,陈应指着武元庆和武元爽道:“这二位是义原郡公的大郎元庆、二郎元爽”

武元庆甚是乖巧,拉了一下弟弟武元爽,齐齐向窦琮拜道:“元庆,元爽,拜见窦公”

琮因为是在李渊起兵之前投靠了李渊,况且他又是李渊岳父窦毅的堂弟,李渊便为窦琮为右统军大都督李世民麾下的统军之一,他曾跟随刘文静攻打屈突通,后来李渊登基为帝,窦琮也跟着水涨船高,封为扶风郡公,左屯卫将军。

琮点点头拿起陈应书写的两张纸,两张纸上其实只有区区四十八个字:“人之初,牲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芶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俱名扬。”

琮疑惑的望着陈应道:“陈大将军,你这是”

“哦,这是义原郡公夫人委托在下教导二人识文弄墨”

陈应刚刚起了一个头,窦琮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武士彟喜欢在向满朝勋贵大散其财,结交朋友,真正的贵族,谁也不拿武士彟当回事。想来陈应此时还没有认祖归宗,一氮清楚他是侯莫陈氏之后,估计也会与武士彟划清界线。

陈应接着道:“应,初为人师,唯恐误人子弟,只好尽力施为,突然发现如今还没有蒙学教材,应不自量力,就亲自编撰一书,初名为三字经”

就在陈应介绍的时候,窦琮心中对陈应颇为不以为然:“小小年纪,也敢为人师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如果陈应只是洛阳陈氏,哪怕他是颍川陈氏之后,窦琮也把骂到陈应脸上,可是陈氏真姓侯莫陈,是侯莫陈宗的孙子。

要细论起来,陈氏的父亲侯莫陈芮的父亲,官职还在窦炽之上。至于侯莫陈崇更是甩了窦略不止一条街。对于西魏八大柱国家族,窦琮还真不敢太过放肆。

接着他翻开了下面一张纸,上面赫然写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学亲友,习礼仪

可是看了后面的字之后,窦琮隐隐感觉这陈应这绝对不是无的放矢。

燕山,有义方。

难道说侯莫陈氏是用这种方式向扶风窦氏示好

如今侯莫陈氏不比从前,然而却有了隐隐崛起的迹象,陈应无论如何这一次回朝都会封公,封为右武卫大将军,十六卫大将军,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得到的官职,况且其堂兄侯莫陈虔会银青光禄大夫,广平郡公,一门两公,放在长安城也不会被人轻视。

事实上,莫侯陈氏的底蕴远比表露出的简单,侯莫陈氏在岭南十七州经营了两代人,就连岭南冯氏也比不上。在这个时侯,李渊需要倚重侯莫陈氏的地方还真不少。

况且,李渊已经有意与侯莫陈氏联姻,以陈应今时今时的地位,根本不需要这般。

写书赞美窦氏祖宗这样的事情,如果脸皮不厚还真做不出来。

想到这里,窦琮心中一动。回去一定将侯莫陈氏有意与扶风窦氏示好的消息传达到。

身份相差无几的时候,哪怕任何一个不经意间举动,都会被错误的解读出很多种意思。

琮冲陈应道:“武功侯想出去,只怕找不到印刷坊吧”

陈应点点头道:“确实是如此”

在这个时候,书籍还是依靠书抄,虽然有雕版印刷,不过同样掌握在世族门阀手中。窦氏与侯莫陈氏并不一样,侯莫陈氏以武勋起家,而窦氏却是以文略帮助魏孝文帝汉化拓跋鲜卑,渐渐成为文宗世族门阀。窦氏门丁兴旺,获得的将军之职其实也不算少,然而除了一个窦炽以外,其他在军功方面毫无建树。

特别是他的哥哥窦轨,事实上李世民的第一场败仗,正是因窦轨轻敌大意所致。

琮道:“等新书成稿之后,我们窦氏可以替武功侯刊印一千册”

“那实在是太感谢窦公了”

陈应其实心中也暗暗嘀咕,无事献殷勤非奸既盗。

琮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八十五章白城怎么办

“不知窦公此次是来所为何事”陈应试着问道。

三字经全文三百八十二句,每句三个字,共一千一百四十六个字。如果删减一些唐代以后的东西,增加一些字句,最多可以保留千字或者,很有可能不足千字。如果在后世,这仅仅相当于一张a4纸的字量,刊印这么一本书,根本花不了多少钱。

然而,在这个时代,刊印的工艺,主要还是依靠雕版印刷,如果是千字,至少需要将近四十个雕版,费时至少需要半年以上。如果考虑上雕版的价值和人工费用,刊印这一千册书,至少需要五六百万钱。

五六百万钱虽然不是太多,特别是对于扶风窦氏这样的门阀,这点钱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然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一笔相当于一百户普通农家一年的纯收入,显然,这不是陈应与窦氏这样萍水相逢的关系可以解释得通的。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陈应还真不敢轻易接受窦琮的好意,五六百万钱虽然不是一笔小数目,这笔钱对于陈应来说,其实也还真不是什么可以左右陈应的意志的价码。

琮猛然一拍额头,恍然大悟道:“险些误了正事,老夫此来奉旨”

“来人,准备香案”

不等陈应说完,窦琮摆摆手道:“陛下口谕,不用如此正式。”

陈应神色立即肃然起来。

琮道:“奉大唐皇帝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