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4(1 / 2)

。李道贞即使下嫁,也应该是下嫁给一个国公或县公之子,再次也要嫁于侯爵之子,断无可能嫁于一个白身之子。

看着李渊迟疑,裴寂岂能不知李渊心中所想,顿时道:“陛下,侯莫陈应配白城县主,也算门当户对”

“侯莫陈”李渊微微一愣,惊讶道:“你是说陈应是侯莫陈崇之后”

“准确的说,应该是侯莫陈崇的嫡孙”裴寂捻须而笑道:“根据老臣查到的消息,这个陈应乃北周大司马、柱国大将军、梁国公侯莫陈崇的嫡长子前隋上柱国、大司马侯莫陈芮的第五子”

第五十章得道者多助

“原来如此,怪不得”李渊这才恍然大悟。当初,他曾怀疑陈应的身份。在科举制度没有全面推广开来的时候,知识的传播途径非常有限。

特别是治兵、练兵、用兵之术,都是各家不传之秘。陈应只是一个侍墨书童,怎么可能会练兵之术,怎么会有如此高深的兵法造诣,现在一切都可以解释得通了。

陈应是侯莫陈氏之后,那么一切就可以解释得通了。作为西魏八大柱国之一,侯莫陈氏自侯莫陈崇的五世祖侯莫陈太骨都侯。从太骨都侯起,侯莫陈崇的家族世代都担任部落首领。祖父侯莫陈允北史作侯莫陈云,以良家子弟的身份镇守武川,并在武川安家。父亲侯莫陈兴,官至殿中将军、羽林监。

侯莫陈氏是在侯莫陈崇时代开始发迹。在侯莫陈崇十五岁时,他随贺拔岳、尔朱荣征讨葛荣。随元天穆平定邢杲。再随贺拔岳击败元颢、赤水蜀。后打败万俟丑奴,因功任安北将军、太中大夫、都督,封临泾县侯。

事实上侯莫陈崇在十五岁的时候,已经做到了秦汉时九卿级别的高官。北周依周礼设六官,有中大夫,秩正五命,位似秦汉后的九卿、尚书等官。这么看来,陈应还是不如其祖父侯莫陈崇。

陈应的兵法,应该是家传。如果说陈应是一个寒门庶族,李渊根本没有心情与他结亲,哪怕是自己的堂侄女也不行,可是陈应是侯莫陈崇的孙子,那完全就没有问题了。以莫侯陈氏如今的地位,在岭南仍是首屈一指的豪门。

与侯莫陈氏联姻,不仅可以让大唐得以良将,同时也让大唐经略岭南有了可以预见的曙光。此时侯莫陈崇的次子为前隋大将军、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封升平郡公。

想到这里,李渊道:“裴监,如今侯莫陈氏在长安的人主事人是谁”

裴寂道:“是侯莫陈颖的次子、升平郡公侯莫陈虔会。”

李渊想了想道:“陈应如今官居灵州总管,官职再升,对他也不见得是好事。前隋下旨褫夺其父侯莫陈芮的官爵,朕念其陈应之功,追赠其为柱国、清河郡公”

“大善”裴寂道;“陛下,那联姻之事”

“一并交给你办理”

“臣遵旨”

雁门关,夜色已经渐渐的笼罩了下来。白天的暑意,也已经消退了几分。

天兴帝刘武周雁门关的行营内,刘武周端着一碗酸梅汤,静静望着汤碗出神。“珺璋,朕还是不放心,陈应小儿分兵两万人马,若是猛攻楼烦关,恐怕楼烦关坚持不住,若是楼烦有失,太原城就无险可守了”

范珺璋迟疑了一下道:“陛下的意思是要臣率军支援楼烦关”

刘武周本想点点头,突然脑袋闪过一丝灵光,刘武周突然道:“险些误了大事”

范珺璋道;“陛下是意思是”

刘武周道:“这万一陈应分兵是假,其真正的目的不是楼烦关,而是雁门关呢”

“这”范珺璋沉吟不决的道:“这也非并无可能,陈应小儿所部,多为骑兵,方便机动。就算三百余里山道,也不是一日半光景,若是见楼烦守备不足,定会猛攻楼烦,若楼烦无法攻破,他就会转而猛攻雁门关”

正说话间,却不防一个军官冒冒失失衣衫不整地闯了进来,一面连滚带爬跪倒在刘武周面前一面连声惊叫:“陛下陛下不好那那姓陈的攻城了”

范珺璋仿佛听了一个大笑话,哈哈大笑道:“雁门关十数里方圆,寸木皆无,陈应小儿拿什么进攻”

刘武周道:“拿什么进攻,看看不就知道了”

范珺璋点点头道:“也是”

刘武周虽然只是一个草头王,可是他的排场可是不小。皇帝的仪仗他也有,一大帮宦官和宫娥,提着香炉、打着障扇浩浩荡荡走上雁门关关城。

来到关城上,刘武周也大吃一惊。

只见城下,唐军密密麻麻布置了超过三万人马。虽然此时这些唐军将士并没有展开攻城的架势,然而人头却是不少。

“果然是陈应小儿在耍诡计”刘武周心中顿时莫名的松了口气道:“还好朕事先识破了他的诡计,要不然非吃大亏不可”

“不对劲,不对劲”范珺璋指着密密麻麻,人头耸动的唐军将士道:“这些唐军,似乎不是原来的唐军了”

刘武周仔细一看,确实是如此。

虽然大燾还是大唐的大燾,然而这些所谓的唐军将士,身披唐军制式甲胄的将士不足三分之一,而且绝大部分居然身穿老百姓的衣服。唐军着甲率虽然不见得像右卫率那样,百分之百,可是这些唐军将士连唐军制式的戎服都没有。至于手里的兵器,更是五花八门。

刘武周道:“陈应小儿这些兵是哪里来的”

范珺璋也是一头雾水。

事实上,如果刘武周知道陈应这些兵马的来源,恐怕他会气得吐血。

陈应其实也感觉莫妙其妙,他攻下朔州的时候,在朔州三县得到不过三四千名幸存百姓。这些百姓其中超过八成都是老弱病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