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大家在矿区用餐。
新装修一番的员工食堂基本上是座无虚席,北岭市,清台县的大小领导们,矿区的员工们,记者们,以及地质勘探队的人们,幸好这食堂够大,完全能能满足矿区数百人同时就餐。
这么多人吃饭,这可将食堂的大厨们忙坏了,如果不是早早的打电话给了清台县宾馆,将宾馆的人叫过来帮忙,估计这一顿饭菜弄出来起码要到下午两点。
中午十二点,大家准时就餐,饭菜很丰盛,破例的每一桌上了白酒,王旭东端着酒杯,发表了简短的讲话,整个中餐,气氛很热烈和活跃。
如果不是考虑到下午还有事情要做,如记者们要忙着采访并将稿子发回去,地质勘探队的人要忙着继续勘探,大小领导们饭后还有回去等,如果不是这样,估计大家会喝不少酒。
稍微控制一下,但一桌一瓶酒还是明显不够,只能算是浅尝辄止,有了这一点酒助兴,气氛很热烈,酒喝完,改用饮料,很多人端着酒或饮料上来向王旭东敬酒。
饭后,北岭市,清台县的领导们要回去了,吴文值代表王旭东亲自送大家上车离去。
大家走了,矿区并没有因此而冷清,而是更加渐渐的热闹起来,因为从下午两、三点开始,陆续有车队抵达矿区。
随同这些车队抵达的,不但有一台一台的钻机,不少的勘探设备和仪器,也有大量的人员,其中有一些还是资深的技术人员。
到了下午四、五点时分,那就更加不得了。又来了一支车队,不但又来了一支地质勘探队,连华夏地质大学几位几乎不出校门的老教授,老专家也赶过来了。
动静太大了
看到这些老教授、老专家,不管是吴文值,还是矿区的中、高层管理者们,一个个仿佛打了鸡血一样。
尤其是矿区一些从华夏地质大学毕业的技术人员,中、高层管理者等,那就更加不得了,他们看到了当初在学校读书期间仅仅只是听闻过,一般很难看到的那一位位牛人。
这里可能有储量异常巨大的高品位富矿,将这么多人都惊动了,这些老教授、老专家们一到矿区,看了钻探出来的铁矿石样品,又看了铁矿石样品的初步检测数据,一个个知道,这里估计会有国内地质勘探史上的一个惊人大发现。
好几份铁矿石样品,马上被送往华夏地质大学,送进这所学校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始进行更加细致和深入的检测。
傍晚时分,一台一台钻机被竖立起来。
这些钻机,全部是今天下午陆续抵达矿区的,到了这里之后,第一时间进行安装调试,现在,一台一台的被竖立起来,有一些已经开始下钻。
在钻机的轰鸣声之中,合金钻头开始下钻,长长的钻杆开始慢慢的进入泥石层之中,朝着下面钻去
第三更送上
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份订单签订
清晨。
矿区周围,清脆的鸟鸣声响起,将很多人从睡梦之中叫醒,大家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又将投入到今天的工作之中去。
美丽的朝阳从东方升起,柔和的太阳光洒满整个矿区,不管是开采区,还是双龙山的山坡上,在朝阳之中,一台台钻机竖立在那里,钻机的轰鸣声在告诉大家,它们一直在工作。
一共二十几台钻机,布满整个矿区一带,包括双龙双的山坡,覆盖范围很大,钻机抵达矿区,马上安装,有一些甚至是连夜抓紧安装,通宵达旦。
山坡上,一台钻机旁边,地质勘探队的几名人员眼睛之中布满血丝,脸上带着倦容,但神情一个个显得都非常振奋。
最后一台钻机,终于弄好,开始下钻,看着钻杆一点一点的下去,大家觉得即使搞了一个通宵,这也是完全值得的。
矿区的一顶顶帐篷之中,大家一一起床了,身为地质勘探队的一员,即使露宿深山老林也是常有的事情,这里比深山老林的条件好多了。
当然,像老教授他们,年纪大了,王旭东就将大家接到了县城,下榻在县城宾馆之中。
不过,大家起来得非常早,一大早就出发来到了矿区,根本就顾不上吃早餐,到矿区的第一件事情就去看各台钻机的情况,如下钻深度,尤其是那些钻上来的样品。
这么多钻机,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这地下铁矿石的储量和分布,有一些是垂直下钻的,也有一些是以一定的角度斜着钻下去的,钻得最深的应该属一号钻机。
这台钻机在开采区,开钻的时间最早,从昨天凌晨开始钻探,到现在已经超过二十四个小时。
像这种钻机,技术含量比较高,也比较先进,即使是遇到比较坚硬的铁矿石层,八小时的钻探深度大约至少是十至二十米。
经过二十几个小时,它已经深入铁矿石层三十几米,很快就会超过四十米的深度,钻出来的铁矿石样品,一截截的在地上摆好,拼起来的总长度有三十几米。
老教授们蹲下来,仔细的看着这些钻出来的铁矿石样品,大家发现,这些铁矿石样品一如既往的非常优质,甚至连颜色上的差别都很小,大家知道,这下面肯定是厚厚的铁矿石层。
凌教授道:“不敢想象,在我们国内居然有如此优质的铁矿石矿脉,已经钻了三十几米,居然还没有钻穿它。”
旁边另外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点一点头道:“真是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这条矿脉不但这么厚,而且品位还这么高。”
大家不知道,这条矿脉形状像一个巨大的元宝,铁矿石高度富集,矿脉的厚度起码有好几百米,现在才钻三十几米的深度,要想钻穿它,还早着呢。
朝阳从东方缓缓的升起来,矿区更加的热闹起来,大量的地质工作者们又投入到了工作之中,记者们也来了,继续对双龙矿区进行采访,矿区的员工们开始上班。
一列火车,沿着铁路缓缓的行驶过来,鸣着汽笛进入矿区,停在矿区车站的轨道上,准备装载铁矿石。
矿区渐渐的热闹起来,又开始了繁忙的一天,而王旭东则没有再来矿区,吃完早饭之后,准备离开清太县,准备回东海市。
这么多家钢企,将陆续上门,虽然有梁洪波在主导和这些钢企签订合同,但作为旭东矿业集团的老板,王旭东必须回去,坐镇旭东矿业集团,同时也要见一见他的一些老朋友们。
清台县宾馆前,一支长长的车队已经准备好了,吴文值带着矿区的中、高层管理者,陈新光带着很多大小领导,甚至连北岭市也派了一名副市长过来给王旭东送行。
这样的高级别待遇,估计很难有人享受到,除了王旭东,估计只有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