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冬月起身点头,“好。”
桥本一郎显然不会知道,他最深爱的女人刚刚和fky公司的老板商量好了怎样对付他,直接瞄准了他最要命的命门。他以为幸福踹了他的门,却不知道门马上就要被踹烂。
一个小时后,拉娃回来了。
来到曼谷这段时间,拉娃很少出现在主场。更多时候是充当一个观察员的角色。本来李麦需要她做的就是学习和熟悉情况,在公司里建立起自己的形象和威望。未来克拉运河项目走上轨道了,她就要接替董事长这个职位。
拉娃实际上还有一份工作李麦的生活管家和助理。
李麦吃饭睡觉上班都在顶层,来来往往的管理层很多,除了拉娃敢堂而皇之地到李麦的套房里打扫卫生收拾衣物什么的,谁也做不来这个工作。酒店服务员更是不被允许进入fky公司的范围。
在公司内部,不管是总公司还是下面分公司,拉娃的职务有时候会被自动忽略,真正被大家所注重的是她是老板的女人。拉娃是李麦的女人这个定义不知道何时开始传开,但却成了谁都必须重视的一点。
大家都觉得很正常,那么大一老板身边没几个女人,那就真是咄咄怪事了。
但是事实上,自从李麦和张晓雨完婚,他就再没有和任何女人发生过关系,包括拉娃。平常的暧昧也许避免不了,但是真到了真刀真枪的时候,李麦就不得不慎重起来。
在曼谷这段时间,甚至有几个晚上李麦和拉娃都睡到了一张床上,愣是没有发生任何关系,连手都没碰一下。这不得不说是奇迹,对李麦来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彼此二人也慢慢找到了最合适的相处方式,只要不越线,都会和谐。虽然偶尔能听到下面人的传言,但李麦不在乎,甚至还有些希望看到。
毕竟,“拉娃是老板的女人”这种印象,可以帮助提高拉娃在公司里的地位和威望。
至于拉娃,她才不在乎其他人说什么。
“你觉得瓦查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拉娃坐定之后,李麦就直接地问她。
思索了一下,拉娃说,“挺有城府的一个人。他是当局部长中最年轻的一个。从展开会谈到结束,一共是二十六分钟。他说了七十六句话,每句话都很简短,而且滴水不漏,但又不会让人觉得冷。有种像中国人经常说的,耍太极。”
缓缓点了点头,拉娃说,“我个人感觉,这个人不简单。”
李麦若有所思,他眼前闪过瓦查瑞的履历和相关资料,平常稀松没什么亮点,接着,瓦查瑞和猜霸两个人的样子不断地在他眼前闪过,对比。他有些怀疑瓦查瑞是个扮猪吃老虎的角色,但是他手里掌握的所有情报都看不出来瓦查瑞有什么能力扮演这样一个角色。
猜霸手握重兵,反对党派那些文官加起来也没他一个人的力量大。瓦查瑞凭什么安坐着等待猜霸前面杀出一条血路,然后自己站出来取而代之
似乎没什么可能性。
然而,当李麦联想起自己针对猜霸做的那些事情,渐渐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神台一片清明
第622章 以不变应万变
桥本一郎获得的那份文件内容,产生的影响比李麦预估的还要大。
其根本原因在于,住友集团非常的看重fky公司的威胁,上升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fky公司的深厚背景是住友集团绝对不能不重视的一点。
因此,当住友集团总部接到桥本一郎的这份情报,马上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对策。
在他们眼里,文件中显示的fky公司已经打通的人物关系中虽然没有重量级的人物,但是数量却是不少,相当一部分还是议会议员。这些人虽然说不会给住友集团的计划产生阻碍,但是绝对会产生影响。
因为可以假设,即便计划顺利,如果fky公司不甘心,持续利用这些人添加阻碍,势必会影响到后期的工程施工,甚至还有夭折的可能。
绝对要确保万无一失,这是住友集团的态度。
很快,硬银公司就接到了明确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地把那些人都从fky公司的阵营里拉过来。
桥本一郎个人也持这样的看法,应该尽全力把fky公司的力量化解掉,将这家公司的威胁降到最低点。
李麦要是知道住友集团这么看得起他,实际上也会觉得很欣慰的。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硬银公司全力出动,在稍后的几天里集中地密集地对fky公司的公关关系展开了全面的抢夺,并且很快就得到了瓦查瑞的秘密协助和猜霸明面上的帮助。
于是,fky公司的人,尤其是对外联络部的职员,很快就发现,自己手里掌握的关系正在飞快地疏淡直到彻底联系不上。
当重点关系中的第三个人断开了常规的联系之后,王晓华坐不住了,急步上到顶层的大老板办公室。
章冬月通传了之后,王晓华才得以进去。
“老板。”
王晓华是位三十六七岁的人了,虽然学历不高,但从业经验丰富,当时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参加了枪团建设集团组织的中层管理人才招聘会。结果被全面负责人事事宜的田军一眼就相中,直接到枪团汽车租赁公司干了部门主管,fky公司成立之后,就抽调了过来,当了对外联络部的经理。
按照枪团建设集团里面的行政级别划分,他算是升了半级。当然,这得益于他的表现出来的极强的工作能力。
“小王。”
李麦抬起头,停下英雄牌钢笔。
王晓华对于比自己足足小十岁的李麦称呼自己为小王一点都没有异样的感觉,除了年轻的样子和年轻的岁数,老板任何方面都体现出他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帅气和机智以及沉稳。是他远远比不上的,因此,他觉得理所当然。
“老板,情况很不妙啊。”王晓华焦虑地说,“到现在,我们费了很大力气公关下来的人里面,有一半失去了联系。明显是被硬银公司给拉了过去。”
他是一个很沉稳的人,极少会被情绪影响到。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的部门出了这么大的漏子,他不得不焦急万分。责任还是其次,关键是如果影响了克拉运河项目的推进,不只是他,整个对外联络部都会成为fky公司的罪人。
王晓华又如何不万分的紧张更令人费解和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