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小白在的话,应该第一时间问蒙艺的去留吧陈太忠的脑子里,居然冒出了这么一个念头
堂堂的省委书记要来了,整个北崇登时就忙乱了起来,陈书记虽然心里腻歪,但是该布置的工作,还是要布置。
陈太忠自己则是跑到小吴村,亲眼看着村民们一家一家地签了合同,领了搬迁费用,又将家里的坛坛罐罐拖走,然后他督促着四台挖机将房舍推倒。
这一切,都是在短短几天之内做完的,等到四月二十八号的时候,小吴村已经彻底从地球上抹去,连推倒后的建筑垃圾,都统统被拉走了,只留下一些院子的遮阴树,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
与此同时,现场搭建了两个移动大棚,里面放点桌椅板凳,大棚旁边竖个牌子,“阳州页岩油炼制中心筹备处”,这就齐活了。
二十八日中午一点,杜毅的车队抵达阳州市,天雨路滑,时间有点晚,不过李强还是带着市里的四套班子,冒雨齐聚高速路口,界迎省委书记。
一省的老大出行,做派不用多说,参照蒙艺下凤凰即可,前后一共七辆车,特殊一点的是,副省长欧阳贵也随行。
杜书记在阳州宾馆简单地吃了一点,又小憩了半个小时,然后在阳州市走访了几家,待车到北崇界,就是下午五点半了。
陈太忠带着班子,在区界迎接省委书记的到来,他原本想着,杜书记的车都未必稀罕停,不成想,大巴车还真的停了下来。
杜毅从车上走下来,笑眯眯地冲着陈太忠伸出手,陈太忠微微一错愕,马上伸出双手去握杜书记的一只手,“我代表北崇的干部群众,热烈欢迎杜书记莅临北崇参观指导。”
他是真不想握这个手,但是没办法,体制里就是这规矩,他不但得握手,还得两只手。
杜毅轻描淡写地跟他握一下,就收了回去双方的力道都不是很大。
然后,杜书记微笑着发话,“小陈,干得不错,不愧是天南出来的。”
你这是打脸呢,还是打脸呢陈太忠听得真有翻脸的冲动,哥们儿离开天南,还不是你的功劳
不过当着这么多人,他要把规矩做足,于是笑眯眯地回答,“都是杜书记指导有方,我个人没做什么时间不早了,咱们先安置下来吧”
杜书记下榻的处所,也安排好了,就是北崇干部培训中心,李强原本是想让杜毅住疗养院的,陈太忠坚决反对,说疗养院里还住着黄汉祥呢,王不见王。
第4514章安保的疏忽
车队抵达干部培训中心的时候,天上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小雨。
培训中心已经挂出了大大的欢迎横幅,也有小朋友们列队欢迎,不过大家愕然地发现,小朋友们一手拿着鲜花,一手打着雨伞。
对于这一点,陈太忠特意强调过的,区里有人反对,说孩子不能这么娇气,陈书记说那行,只要领导们不打雨伞,孩子们就把雨伞撤了。
领导不打雨伞这可能吗于是这个话题就此打住。
不过,还就像蒙艺说的那样,杜毅是个不喜欢麻烦的人,他接了两个小朋友送上来的鲜花,自顾自地走进了培训中心。
杜书记的下榻,让整个北崇的安保都提高到了相当的程度,尤其是干部培训中心这里,安保甚至转交给了杜书记随行的警卫人员。
陈太忠也猜到,必然是这个样子,所以区里就是派了四个警察、两辆警车过来。
杜毅入住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听取北崇关于油页岩项目的进展报告,然后又了解一下北崇的施工计划,问得很细,直到六点四十,他才去吃晚饭。
面对杜毅,关于工作的事,陈太忠能侃侃而谈,毕竟成绩是他亲自干出来,数据也在他脑子里装着,不过陪中央委员共进晚餐的殊荣,他就敬谢不敏了。
他不拼命往上凑,肯定就没有陪杜书记吃饭的份儿,跟杜书记在一桌的,除了有欧阳贵这位副省长,一水儿的正厅,陈正奎都只能坐在下首。
说错了,还是有一个副厅级干部,可这位副厅,是国家发改委派来的李强把邀请的传真,还发到了部委。
陈太忠用十分钟解决了晚饭,就跑到大厅外抽烟去了,他实在不想离杜毅太近,反正关心省委书记的安保,这也是他这个地主该做的。
培训中心里,紧跟着杜毅服务的北崇干部,是县委办的韩世华,一般人得了这样的差事,还不得美死不过韩主任却是诚惶诚恐地表示:书记,这个活儿我做不了啊。
做不了也得做陈太忠很干脆地发话,这是区委对你的要求,服务好领导好吧老韩,这对你来说,何尝不是一个机遇呢
不管真不愿还是假不愿,韩世华是摊上这个活儿了,陈书记则是站在屋檐下,嘴里叼着烟卷,无所事事地看着院门口。
站了没多久,朱奋起也凑了过来,省委书记驾到,别说他这个分局局长,市局局长也得跟过来,当然,以朱局长的级别,也不可能凑到杜书记跟前。
两人就站在这里,也不说话,一旁有服务员眼尖,端来了椅子,陈书记不耐烦地摆一下手,这时候你献什么的殷勤啊。
站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天空又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朱局长这才叹口气,“明天奠基但愿不要下雨吧。”
“下也下不大,无所谓的,”陈太忠淡淡地回答。
就在这时,院外的公路边,有人吵吵了起来,越吵越凶,没过了一分钟,就噼里啪啦动起手来,同时还夹杂着怒骂声、女人的尖叫声北崇人就是这德性,两句话不合,就会大打出手,吵架的过程,是非常短暂的。
听打得热闹,院里两个警察跑了出去,结果声音也没小多少,陈太忠迈步向外走去,朱奋起也紧跟着走出来一晚上都站在屋檐下,也委实有点无聊。
他俩走过去的时候,冲突双方还在厮打,每边都有三四个人,两个警察根本拦不住。
“都给我住手,谁不听话我揍谁,”陈太忠大喊一声,“老子是陈太忠”
最后一句话太有用了,双方一听,登时就停了下来。
然后一了解打架原因,真是有点令人哭笑不得,原来是一辆农用车路过一个水洼的时候,车速有点快,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路人的衣服。
好死不死的是,这水洼是在一个工地门口,水特别泥泞,路人就破口大骂,问候司机的母亲,鉴定对方眼睛失明。
司机也火了,探出头回骂一句,大意就是指责对方的排泄器官长错了位置,然后驱车离开。
不成想,这路人就是工地上的人,进去仓促招呼一声,就叫了三个工友,开着一辆面包车追了上来,将农用车别到马路边,吵了两句之后,双方直接动手。
路人一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