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去沧州(1 / 2)

很快李世民也明白了李泰那句“他不是一个人去沧州”。

李承乾刚走,就传来了自己的妹妹淮南公主李澄霞受李渊委派直接去了沧州,任务只有一个——代李丽质在那里开设长乐阁分号。

这个信号一点儿也不好。长乐公主虽然是他李世民的女儿,但是走到今天,父女二人竟然有了分道扬镳的趋势。

如今李丽质和李世民的联系只有那一块皇家特供的牌子,还有每个月固定送来的分红。整个长乐阁的生意,李世民竟然根本没法插手。

发生这种事情的原因就在于长乐阁的性质很特殊。

长乐阁的股东就两个,一个是李丽质,还有一个就是李渊一系列直系子女。所以李世民能分到长乐阁的钱,不是因为他是李丽质的父亲,而是因为他是李渊的儿子。

这种情况下李丽质和李渊才是最紧密的盟友。所以某种程度上,李丽质已经脱离了李世民的权力集团,她的根基都在李渊这里。

因为钱的原因,原本不受李世民待见的那些庶出的弟弟妹妹都开始向李丽质靠拢。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渊虽然失势,但也不代表没能量。

很多老臣在李渊的授意下给长乐阁的发展使劲铺路。李丽质在权利的加持下生意做得越来越大,大到了风评急转直下。

李丽质的生意就两个——长乐阁的奢侈品,还有女子商会的高利贷生意。

长乐阁的东西越卖越贵,弄得长安贵女怨声载道,但是却在李丽质的洗脑下不得不买。这也让各大世家的掌舵人头疼得要死。谁都知道这就是在抢世家的钱,却毫无办法,因为这些贵女除了在长乐阁花钱,还会在女子商会捞钱。

女子商会承接的借贷根本不是什么民间借贷,而是各大世家商贾的巨额贷款。之所以实力雄厚的世家和商贾会心甘情愿地借贷,都是因为李丽质提出了“用别人的钱挣钱”的离谱理论——借李丽质的钱去做生意,根本不用动自己的本金,只要支付一定的利息就可以。

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这些世家商贾发现这真的是个好办法,而且真的捞到了好处。就算有人生意出了问题,女子商会不仅不会逼债,还会给出其他的偿还方式,甚至会继续给借贷让他们有翻盘的机会。

虽然好处多多,但是大家也不傻,都知道这其实就是李丽质给他们拿钱,让他们帮忙给女子商会挣钱、收利息,稳赚不赔——毕竟公主殿下的账没人敢欠,都会定期上缴利息。

虽然能看透一切,但是这种能用别人的钱挣钱的事情让他们欲罢不能,只能一次次把利息送到李丽质手里。

就这样,李丽质被扣上了贪得无厌、爱财如命的帽子。

虽然如此,李丽质根本不在乎,而且有变本加厉的趋势,甚至把手伸向了朝堂。李世民都能感觉到朝堂上已经开始有了李丽质操纵的影子。

这种情况很不好,虽没有到女子议政的程度,但这也是李渊的手再次伸向朝堂的征兆。

如今李丽质让人去沧州那个穷地方开设长乐阁,显然就是给李泰打前哨去了。金钱铺路,显然李泰在沧州有大动作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