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只是他的想法,朝野上下反应却截然相反。
新年开朝,李世民在朝会上提出让李承乾监国的主意,结果反对声此起彼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第一,李世民如今正值春秋鼎盛,人还在长安,怎么说也没有让太子监国的必要。
第二,各个世家也不愿意看到皇室的权力交接如此顺利。
所以朝会上,李世民说得口干舌燥,却一点进展也没有,这事只能暂时搁置。
下了早朝,李世民非常生气,直接把李承乾叫到了御书房。
“承乾,你在朝会上,怎么一句话都不说?”李世民气得直拍桌子。
李承乾很无奈:“父皇,您让儿臣说什么啊?就您这中气十足的样子,怎么看也不用儿臣监国。”
“承乾,这监国对你大有裨益。朕的皇位早晚是你的,早早接触朝政,也无可厚非。”
李承乾想了想:“就算儿臣要监国,也不能从父皇手里分割权力。不如等儿臣忙完大婚,有了精力,再自己在朝堂上抢一抢。这样既能稳固儿臣在朝中的位置,也能让更多的权力,汇集到皇室手中。”
李世民一听,直接愣了。他太明白李承乾这句话的意思了,因为这事儿,他李世民自己就干过。当年他就是尚书令,等他登基以后,这尚书令的职位就彻底虚悬,算是变相把尚书省的权力收回到了皇室。
可是李承乾想复制这个套路,那可不容易。李世民收割过一次朝堂的权力,这帮世家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再让李承乾再玩一次?只怕李承乾一露头,就会被反对声淹没。
“承乾,你可是有了想法?说来给朕听听。”李世民很期待。
李承乾摇摇头:“父皇,儿臣为了大婚的事,已经焦头烂额了,哪有功夫想这个?到时候先问问有没有人愿意交出权柄,能商量最好;要是朝臣们不识抬举,那就只能抢了。”
李承乾轻描淡写地来了这么一句,李世民听得差点要骂人。什么叫商量?什么叫抢?这李承乾也太胡闹了!不过他也没再追问,毕竟李承乾确实在忙着大婚,分身乏术。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大婚,准备得怎么样了?”
“还算顺利。”
父子二人又闲聊了几句,李承乾就回了东宫。虽然沙盘推演的事告一段落,但后续的麻烦还是找上了他。
沙盘这个东西,复制起来非常容易,但真正的灵魂,不在沙盘本身,而在于运转沙盘的规则。
兵部的众人,这段时间对沙盘有了新的认识。这个沙盘虽然实战意义不大,但对于新战术的推演,以及大军团作战,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兵部的人,这两天都在和李承乾讨教兵棋推演的底层逻辑,想要寻找一套合理的规则制定方法。
其实李承乾也不是很精通沙盘推演,但现在秦川忙着捞钱,没时间管这事儿,兕子又因为秦川和李靖的冲突,对整个兵部都很嫌弃,根本不想帮忙,所以这活儿只能落在他这个太子头上。
“诸位,咱们抓紧时间吧,本宫现在真的很忙。”
李承乾无奈地发了句牢骚,就开始分析这沙盘推演的底层逻辑。
在满满的行程中,李承乾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大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