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婉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感叹:如今的皇位之争,竟能说得这样轻描淡写,实在让她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和她们那个年代的你死我活,完全不是一个画风。
“弟妹,请坐吧。”李世民招呼她落座。
杨婉听到“弟妹”二字,微微一愣,随即坐下。
“二兄,唤我来此,所为何事?”
这一声“二兄”,让李世民心中百感交集。玄武门之前,杨婉唤他“秦王殿下”;玄武门之后,直呼“李世民”。如此亲切的称呼,他还是头一次听见。
李世民定了定神:“我是想,把之前未谈完的生意,继续下去。”
杨婉从随身的挎包里取出一本册子,推到李世民面前:“这是能出手的武器,请二……二兄过目。”
李世民接过册子,边翻边看。册中不但有图画,还附了详细说明。他随口问道:“既然有能卖的,那不能卖的又是什么?”
杨婉翻到最后一页,指着上面绘制的榴弹炮:“这个,就是不能卖的。”
李世民第一眼便被“射程十里”几个字吸引住了。如今他也看明白了,秦川研制的武器,特点就是一个“远”字——务求敌人未至近前,便已丧命。若不是如此,秦家庄的护院们根本不可能全身而退。
只是这“十里”未免夸张。十里开外,人影都看不见,如何瞄准啊?
“弟妹,不是朕怀疑,这东西真能用吗?”李世民压低声音问。
杨婉神色也有些纠结:“正因如此,这东西才不能卖。造价极高,使用条件又苛刻,还得特定的人操控。依秦川的意思,这榴弹炮虽造出来,却从未准备真正投入使用。”
李世民听罢,暗暗点头:这确实是秦川的风格。但是没准备用,不代表不能用。
“那所谓‘特定的人’,是指什么?”李世民追问。
杨婉轻咳一声,缓缓答道:“若有一日陛下真要动用,恐怕要让兕子或青雀上战场了。”
李世民顿时瞪大了眼。果然苛刻!这不是特定一种人,而是直接点名啊。要是战事所迫,他难道真要亲手把儿子女儿送上战场吗?这令他心头一阵纠结。可若真到了生死关头,这制胜的利器,又怎能弃之不用?
不过转念一想,既然人家都说了“不卖”,自己此刻也是白操心。李世民收回心神,把话题转回正事,开始商讨武器采购之事。
这次军购,他完全以个人名义进行,未走兵部与户部的流程。因为一旦经由官署,这些东西势必引起风波。李世民打算自己掏钱,只为装备嫡系部队,省得惹麻烦。
经过一整下午的磋商,双方敲定了一份三万贯的军购合同。
天色渐暮,李世民亲自将杨婉送出御书房。
“二兄,留步吧。”杨婉回首一笑,婉拒了。
李世民点点头,目送她的背影。
忽然,杨婉脚步一顿,却未回头,直接开口道:“我与大嫂如今在长安行走,还是需要个身份的。当年你册封之时,我们未曾到场……”
说到这里,她声音戛然而止,不再多言,快步离去。
李世民怔怔伫立,抬手搓了搓脸。望着她的身影被暮色渐渐拉长,直至彻底消失,他仍久久不动,默然伫立在原地。直到夜色降临才默然回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