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江夏王,不过如此(2 / 2)

赵节这边上演了一出血洒当场,生死未卜。

朝堂上的李世民心中焦急万分,他等的李道宗,却迟迟未现身。

望着殿下群臣齐声要求严查李通云,李世民又看了看跪伏在地的李通云,心中无奈——

他明白,今天只能如此了。

这局面根本不是一句“皇权至上”就能逆转的,这是人心所向。

“卓大理寺彻查户部尚书李通云,长孙无忌、房玄龄一同检办。”

李世民一锤定音,李通云立刻被拖了下去。

群臣齐呼:“陛下圣明!”

李承乾这才长舒一口气,将视线从大殿门口收回,眉间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神情。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心中有些憋屈——

李道宗没来,八成是李承乾暗中出手干预。

他不想让太子得意过头,于是话锋一转:

“杜荷,你告发同僚,虽事出有因,却终究属不义之举。念你年少,不再深究,脱下这身官袍吧。”

朝臣们暗叹可惜——以杜荷今日的表现,再加上杜如晦的扶持,位极人臣指日可待,如今却被迫离场,令人唏嘘。

杜荷躬身一礼:“谢陛下隆恩。”

李世民听到这声“谢”,觉得透着一股悲凉,不由叹息:“都这样了,为何还谢朕?”

杜荷平静答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满朝文武一怔——杜荷今日在朝堂,可是一句好听话都没说过,没想到临别时竟来这么一句。

雷霆,是罚;雨露,是赏;不论褒贬,皆为君恩,这马屁拍得……水平极高。

就连一向直言不讳的魏征,此刻也暗暗点头——这句话,他也该学学,以免哪天李世民一怒降罪,他只能闷头领罚,连句缓和的台词都说不出口。

李世民心中微微泛酸,甚至生出几分嫉妒——他能想象,李承乾将来会过得多么舒坦。辅佐太子的,不仅能力超群,还如此懂分寸,说话还好听,这真的没法比

他瞥了瞥魏征、房玄龄等人,只觉得自己命苦。

挥手道:“那就下去吧。”

杜荷毫不迟疑,转身便走。

将到大殿门口时,李世民忽然开口:

“杜荷,你后悔吗?”

杜荷微微一愣,转身沉吟片刻,缓缓答道:

“陛下,在下是大唐子弟,父亲是当朝宰相,朋友是当朝太子,所以无论身处何处,都会为大唐鞠躬尽瘁。有没有这身官袍,对我而言,并无区别。”

说到这里,他摘下官帽,高高举起,郑重说道:“居庙堂之高,我便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随后,他缓缓的将官帽放在地上,又抬头接道:“若处江湖之远,我便为朝堂诸位日日祈福,愿我大唐千秋万代。”

说罢,杜荷转身,迈步向太极殿大门走去。

此刻,文武百官齐齐面对他的背影,俯身行礼:“杜大人,慢走。”

杜荷没有回头,一步跨出大殿。

只是脚下微微一虚,险些跌倒,被门口侍卫扶了一把,才重新站稳。

他挺直腰板,继续走下太极殿的台阶,背影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看着地上那顶孤零零的官帽,李承乾缓缓上前,微微蹲下身,郑重地将其拾起,吩咐人送回东宫。

众臣仍沉浸在杜荷临别时带来的震撼中,殿外却忽然有侍卫疾步奔入。

“出了何事?”李世民沉声问道。

“陛下,江夏王打伤了开化公,广长公主正押着江夏王,去见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