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看看这个。”
叶辰打开文件夹,里面只有寥寥几页纸,是一份极其简短的初步情况说明和几份数据的复印件。他快速浏览着,眉头逐渐紧锁。
材料显示,近三年来,东山省多条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钢材、水泥等主要建材,中标供应商高度集中,几乎被两家看似毫无关联的公司垄断。而这两家公司供货的多个项目,在后续的审计和质检抽查中,都发现了不同程度的材料强度不达标、以次充好等问题,甚至个别路段出现了早期破损。更令人警惕的是,这两家公司注册地都在省城,但其背景深不可测,初步核查其资金流水异常复杂,与多家省内外空壳公司有关联。
“您的意思是…这里面可能存在严重的权钱交易和贪腐问题,甚至威胁到公共安全?”叶辰抬起头,目光灼灼。
“不是可能,是肯定有!”林国栋语气斩钉截铁,手指重重敲在文件夹上,“高速公路,是国家的经济动脉,更是千万百姓的生命线!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这是在犯罪!是在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儿戏!其背后,必然有强大的保护伞和利益链!”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楼下熙攘的城市,沉声道:“这条线,我们盯了有一段时间了,但对方非常狡猾,反侦察能力极强,常规的调查手段很难深入核心。而且,涉及金额巨大,牵扯面可能极广,甚至…”林国栋停顿了一下,没有把话说完,但叶辰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林国栋转过身,目光如炬地盯着叶辰:“之所以选择你,一是因为你刚刚经历了坊潍大案的锤炼,能力和忠诚都经过了检验;二是因为你在省城根基尚浅,与可能涉及的各方没有太多瓜葛,便于隐蔽意图;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思维敏锐,往往能跳出常规找到突破口。”
“这项任务,代号‘筑堤行动’。”林国栋走回桌前,神情无比严肃,“你的公开身份不变,仍然是坊潍市纪委的干部,但实际工作关系暂时调入省纪委大案指挥中心,直接对我负责。省纪委会给你配备一个绝对精干、可靠的支援小组,以及所需的一切技术资源。你的任务,就是撕开这个口子,不管涉及到谁,不管阻力有多大,都要一查到底,把这条啃噬国家基石、危害人民安全的蛀虫链,连根拔起!”
叶辰感到肩头仿佛压上了千钧重担,但他没有丝毫退缩,霍然起身:“请林书记放心!保证完成任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决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好!要的就是这股劲!”林国栋满意地点点头,“细节问题,刘建明主任会和你对接。记住,对手很强大,也很隐蔽,一定要讲究策略,注意安全。有什么情况,随时直接向我汇报。”
十分钟后,叶辰拿着那个蓝色的文件夹,走出了林国栋的办公室。刘建明将他带到了同一楼层的一间保密会议室。里面已经有三位同志在等候,两男一女,看上去都十分干练。
“叶辰同志,我来介绍一下。”刘建明指着三人说,“这位是省纪委第三纪检监察室的副处长,李建国同志,经验丰富,负责协调内外和行动保障;这位是省审计厅的高级审计师,张晓蕾同志,财经和数据方面的专家;这位是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的业务骨干,王斌同志,擅长追踪资金和侦查技术。他们三位就是你‘筑堤行动’核心支援小组的成员。今后,你们就是一个战斗集体了。”
叶辰与三人一一握手,能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好奇、审视,但也有一丝见到“名人”后的认可。毕竟,刚刚破获连环大案的叶辰,在省纪委系统内已是声名鹊起。
“大家好,我是叶辰。任务艰巨,以后还请三位同志多多支持,齐心协力!”叶辰诚恳地说道。
没有过多的寒暄,四人立刻围坐在一起。叶辰打开了那个蓝色的文件夹。
“同志们,‘筑堤行动’现在正式开始。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叶辰的手指指向材料上那两家公司的名字——“昌隆建材贸易公司”和“金鼎商贸有限公司”,“就是撬开这两块看起来坚硬无比的石头,看看里面到底藏着多少见不得光的淤泥!”
窗外,省城的阳光正好,但会议室里的四人,却仿佛已经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暴风雨气息。一场围绕国之血脉、隐秘而激烈的反腐斗争,悄然拉开了序幕。叶辰的目光再次变得锐利而专注,投入到了新的战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