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将叶辰的身影拉长,独自走在回市局的路上,秋夜的凉意似乎驱散了些许餐馆里的喧嚣余温。
他脑中回响着老同学们关切的话语,尤其是林听泉和张译那看似随意的提醒——“盯着你的人也多”、“别让人抓到把柄”。
这绝非空穴来风。他最近的动作确实触及了一些人的神经。孙磊的落网是明线,而“裁缝”案的深入,则像一根探入深水的棍子,搅动了更多看不见的淤泥。
回到刑侦支队办公室,已是深夜。大部分同事已经下班,只有值班室的灯光和个别加班隔间还亮着。叶辰走到自己的工位,正准备继续梳理港口货物报备单,内线电话响了。
是赵伟。
“叶辰,还没走?正好,来我办公室一趟。”
叶辰心下一凛,这么晚了,赵伟还在,必有要事。
推开赵伟办公室的门,里面烟雾缭绕。赵伟坐在办公桌后,眉头紧锁,面前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陈国栋副局长竟然也在,坐在一旁的沙发上,脸色同样凝重。
“陈局,赵队。”叶辰关上门。
“坐。”赵伟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声音有些沙哑,“刚接到加密频道通报,‘裁缝’可能察觉到了我们的调查进度。”
叶辰心头一紧:“我们的调查很隐秘,怎么会……”
“不是我们内部的问题。”陈国栋开口,声音低沉,“是境外。我们通过国际刑警组织渠道,秘密调查与孙磊U盘中那几个虚拟号码关联的境外服务器,今天下午收到反馈,对方似乎启动了反制程序,清理了部分日志数据。动作很快,很专业。”
这意味着,“裁缝”或者他所在的网络,拥有极高的安全意识和强大的技术支持,能够在察觉到风吹草动时,迅速切断线索。
“他们反应这么快,恰恰说明我们摸对了方向,触及到了他们的敏感神经。”叶辰冷静分析,“孙磊暴露,U盘被找到,他们知道我们掌握了一些东西,但不确定有多少。现在的关键是,我们能否在他们完全隐匿起来之前,找到新的、更坚实的突破口。”
赵伟摁灭了手中的烟蒂:“技术队那边对U盘数据的深层挖掘还在继续,但进展缓慢。我们现在最直接的线索,就是你之前提到的,孙磊可能经手过的‘运输通道’。”
陈国栋接过话头:“我们重新梳理了孙磊近五年的工作记录,重点排查了他参与或能施加影响的、涉及物流、仓储、特殊行业许可的案件和行政审批。初步筛选出十几个存在疑点的节点。需要人手逐一核实。”
他的目光落在叶辰身上:“叶辰,你对这个案子最了解,洞察力也强。这项核查工作,由你牵头,从支队里挑几个绝对可靠的人组成小组,秘密进行。记住,范围要小,动作要快,更要保密!‘裁缝’能在境外迅速反应,说明他在内部可能不止孙磊一双眼睛!”
叶辰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但也有一股跃跃欲试的兴奋。这意味着,他获得了更高层面的信任,被赋予了更核心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