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清理蛀虫(1 / 2)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孙磊脸上血色尽褪,那惨白几乎透出青灰,嘴唇不受控制地轻微颤抖着。他死死盯着叶辰,眼神里混杂着惊骇、恐惧,还有一丝被逼到绝境的疯狂。

那条蒂凡尼项链,就像一柄冰冷的凿子,瞬间击碎了他精心维持多年的伪装。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喉咙里却只发出嗬嗬的、意义不明的气音。

“孙磊?”赵伟的声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冰冷的审视,“叶辰问你话呢。什么项链?”

所有人的目光都像探照灯一样聚焦在孙磊身上,那些平日里或许带着善意、或许只是寻常同事交往的眼神,此刻都变成了锐利的刀锋,刮擦着他的神经。

“什……什么项链?”孙磊猛地回过神,强行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声音干涩发紧,“叶辰,你……你开什么玩笑?你嫂子生日都过去好几个月了,我……我送什么项链?”

他试图用反问和否认来构筑防线,但那双慌乱躲闪的眼睛和微微颤抖的手指,早已出卖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叶辰没有乘胜追击,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语气依旧平淡得像在讨论天气:“哦,那可能是我记错了。最近看卷宗有点多,眼花。”

他轻描淡写地将这枚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归结为“记错”,但涟漪已经荡开,并且深及水底。

在场的没有傻子,孙磊那瞬间失态的反应,比任何确凿的证据都更具冲击力。

赵伟深深看了叶辰一眼,那目光复杂难明,然后转向孙磊,语气放缓,却带着更重的压力:“好了,会议先到这里。孙磊,你留一下。其他人,散会。”

人群带着各种猜测和震惊的表情陆续离开会议室,低沉的议论声在门外隐约可闻。李锐经过叶辰身边时,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里充满了“哥们你牛逼”的惊叹和疑惑。

叶辰面色如常地收拾好自己的笔记本,最后一个走出会议室。门在他身后关上,隔绝了里面赵伟、陈国栋(他不知何时也留了下来)和面如死灰的孙磊。

他知道,种子已经种下,接下来就是等待它破土而出,或者,逼得某些人狗急跳墙。

……

接下来的几天,刑侦支队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汹涌。

孙磊请了“病假”,没有再出现在办公室。但关于他的调查,却在赵伟和陈国栋的亲自部署下,悄无声息却又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叶辰提供的“项链”线索,成了一个无比清晰的突破口。经侦的同事秘密调取了孙磊及其直系亲属近期的银行流水、信用卡记录,以及本市几家高端珠宝店的销售记录。

结果很快出来——就在几天前,孙磊名下的一张不常用的银行卡,在一家授权经销店有一笔数额巨大的消费,恰好对应一款蒂凡尼的限量款项链。

而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孙磊家庭的合法收入,根本不足以支撑如此奢侈的消费。

同时,技术部门开始重新梳理孙磊近年来经手过的所有案件,特别是那些存在疑点、最终不了了之,或者赃物处理记录有模糊地带的案子。几年前那起走私案的旧账被重新翻出,仔细核查。

风暴在无声中酝酿。

叶辰则仿佛置身事外,依旧专注于手头的日常工作。他参与侦破了一起跨区流窜盗窃案,凭借对作案手法的精准分析和区域活动规律的判断,再次快速锁定了嫌疑人,赢得了队友更多的信服。但他能感觉到,赵伟和陈国栋看他的眼神,除了欣赏,更多了一层极深的探究。

他不在乎。他的目标明确——清除内部的蛀虫,避免前世的悲剧重演。至于如何解释自己的“未卜先知”,他早已准备好了说辞,或者说,他并不需要完全解释清楚。有时候,保持一定程度的神秘,本身就是一种保护。

这天傍晚,叶辰刚整理完盗窃案的卷宗,准备下班。陈国栋的秘书过来,低声道:“叶辰,陈局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

叶辰心下了然,整理了一下警服,走向副局长办公室。

敲门进去,陈国栋和赵伟都在。气氛有些凝重。

“坐,叶辰。”陈国栋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他看起来比前段时间苍老了一些,但眼神依旧锐利。

赵伟没有说话,只是抱着手臂,靠在窗边,默默地看着他。

“陈局,赵队。”叶辰依言坐下,腰背挺直。

陈国栋没有绕圈子,直接问道:“关于孙磊的事,你怎么看?”

叶辰沉默片刻,开口道:“我只是基于一些观察,提出了一个疑问。具体的,需要组织调查。”

“观察?”赵伟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观察到了一条他昨天才买回家、藏得好好的项链?叶辰,这里没有外人。告诉我,你到底知道多少?”

叶辰抬起眼,迎上两位领导审视的目光。办公室的灯光在他眼中映出冷静的光点。

“我知道孙磊有问题,不止是经济问题。”叶辰的声音很平稳,“我知道他和几年前那起走私案的赃物缺失有关,我知道他可能还向某些境外势力传递过非公开的警务信息。我还知道,他背后可能还有人,级别不低。”

陈国栋和赵伟的脸色同时一变。叶辰说出的这些,有些是调查刚刚有点眉目的,有些甚至是他们之前都未曾明确怀疑的方向!

“你……你是怎么知道的?”陈国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叶辰微微垂下眼睫,看着自己放在膝盖上的手,手指修长,骨节分明。他再次抬起头时,眼神里带着一种近乎坦然的无奈和一丝让人心头发紧的苍凉。

“陈局,赵队,”他轻声说,重复了那次找到发夹后说过的话,但这次,语气更加肯定,“我说过,我只是一个知道得太多的人。”

他顿了顿,迎着两人震惊而困惑的目光,继续道:“有些信息,来源我无法解释,但它们指向的结果,我相信是真的。就像我知道‘收藏家’会在哪里动手,就像我知道苏晴的邮箱和陈局女儿的发夹在哪里。现在,我知道孙磊是内鬼。”

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叶辰的话近乎荒诞,但他之前一次又一次被验证的“直觉”和“运气”,以及此刻他眼神中那份不容置疑的笃定,让陈国栋和赵伟无法轻易否定。

无法解释,但结果正确。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有时候过程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你……”赵伟深吸一口气,“你还知道什么?”

“我知道,孙磊现在很恐慌。”叶辰看向窗外逐渐暗下来的天色,“他可能会试图联系他背后的人,或者……销毁证据,甚至准备跑路。建议加强对他的监控,包括通讯和行踪。”

陈国栋和赵伟交换了一个眼神。叶辰的判断,与他们根据现有线索做出的风险评估不谋而合,甚至更加具体和紧迫。

“我们会处理。”陈国栋最终沉声说道,他没有再追问叶辰信息的来源,这本身就是一种默认和授权,“叶辰,你……做得很好。但是,以后有任何类似的‘发现’,必须第一时间向我和赵伟汇报!不能再像这次一样,在会上搞突然袭击,明白吗?”

“是,陈局。”叶辰立正应答。他知道,这是领导在保护他,也是在规范他的行为。

离开副局长办公室,叶辰走在空旷的走廊里,脚步声在寂静中回响。他拿出手机,屏幕亮起,上面是一条刚刚收到的、经过加密处理的信息。发信人未知,内容只有简短的一句话:

【“裁缝”已警觉,注意“线头”。】

叶辰眼神一凛。“裁缝”是他根据前世记忆,对孙磊背后那个隐藏更深的神秘人物的代号。而“线头”,指的是可能被孙磊抓住,用来反咬一口或者制造混乱的破绽。

信息表明,他之前的敲山震虎,不仅惊动了孙磊,也让他背后的人坐不住了。而对方,似乎也在调查他,并且可能已经注意到了一些不寻常的地方。

风雨欲来。

叶辰删掉信息,收起手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城市渐次亮起的灯火,如同星河倒悬。

他知道,与“裁缝”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他的重生,注定要将这潭深水,搅得天翻地覆。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白雾在冰冷的玻璃上氤开一小片模糊。

游戏,进入下一局。

走廊的灯光将叶辰的身影拉得很长,皮鞋踏在地砖上的声音在空旷中显得格外清晰。他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唯有眼底深处沉淀着与年龄不符的冷静,甚至是……一丝了然。

陈局和赵队的反应在他预料之中。震惊,怀疑,但最终选择了基于结果的信任。这已经比他预想的最好情况还要好。但他清楚,这份信任是脆弱的,建立在一次又一次被验证的“正确”之上。一旦他的“信息”出现重大偏差,或者触及到某些更敏感的领域,这脆弱的平衡就会被打破。

他回到自己的工位,办公室里只剩下几个加班的同事,李锐也在其中,正对着电脑屏幕抓耳挠腮。

“辰哥,陈局找你没事吧?”李锐凑过来,压低声音,眼神里带着关切和好奇,“孙磊那事……大家都传疯了。”

“没事,例行询问。”叶辰轻描淡写,打开自己的电脑,“抓紧把你手头那个盗窃案的结案报告弄完。”

李锐“哦”了一声,有点失望,但还是乖乖坐了回去,只是敲键盘的力度大了不少。

叶辰没有理会李锐的小情绪。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刚收到的那条加密信息上。【“裁缝”已警觉,注意“线头”】。这条信息来自一个他前世在追查另一起跨国案件时,偶然建立的一个极其隐秘的信息渠道,对方身份成谜,只认钱和特定的加密协议,但提供的信息准确率极高。重生后,他利用记忆中的联络方式和初始密码,重新激活了这个渠道。

“裁缝”警觉了。这意味着孙磊背后的人能量不小,反应也足够迅速。而“线头”……叶辰的手指在鼠标上轻轻敲击着。对方在提醒他,他自己可能也存在暴露的风险。孙磊不是傻子,在被逼到绝境时,一定会疯狂反扑,试图找出他的“破绽”,或者干脆制造混乱,祸水东引。

他需要更加小心,同时,也要加快节奏。必须在“裁缝”彻底切断与孙磊的联系,或者孙磊铤而走险造成更大破坏之前,钉死他们。

接下来的两天,风平浪静。孙磊依旧称病在家,但内部调查的步伐明显加快。赵伟亲自抽调了绝对可靠的人手,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核查孙磊的经济问题、经手案件疑点以及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