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 > 第2章 麾下激辩战与守,督师深谋虑全局

第2章 麾下激辩战与守,督师深谋虑全局(1 / 2)

周遇吉领命而去,整军备战的喧嚣自校场隐隐传来,而总督行辕的书房内,争论却并未止息,反而转向了更深的层面。王小伟并未立刻遣散所有核心幕僚,他将徐锐、以及几位掌管钱粮、情报、律法的核心文官留了下来。炭盆里的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众人神色各异的脸。

“督师!”一位名叫张文弼的老成幕僚率先开口,他原是济南府的刑名师爷,被王小伟提拔,负责律法民政,此刻眉头紧锁,“虽已派周将军出征,然仅以五千偏师,应对百万之众,恐……恐徒损精锐,于大局无补啊!陛下若知我山东只出此力,日后怪罪……”

“张先生可知,开封如今每日人相食,析骨而爨?”王小伟突然打断他,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冰冷的寒意。

张文弼噎住了,脸色发白,呐呐不能言。

“督师,文弼先生所虑,亦是实情。”徐锐接过话头,他更关注军事现实,“即便周将军能抵近开封,又如何突破重围?闯贼非昔日流寇,其营垒森严,甚至可能拥有火炮(缴获自官军)。我军火器虽利,然兵力悬殊太大,野战或可小胜,攻坚、破围,难如登天!”

负责钱粮的幕僚冯俭也补充道:“五千精锐远征,人吃马嚼,弹药消耗,每日皆是巨万。中原粮道断绝,全靠山东输送,沿途需重兵护卫,此消耗又当几何?若战事迁延一月两月,山东库存恐难支撑!届时,若虏骑南下,或境内生变,我等无粮无饷,何以自处?”

忧虑是现实的。每一步都牵扯着巨大的成本和风险。

王小伟耐心听着,等众人声音稍歇,他才缓缓开口,目光扫过众人:“诸位所言,皆是为山东大局计,本督深知。然,诸位只算了一笔账,可知我若全然不顾血诏,又会如何?”

他站起身,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

“第一,立刻失去大义名分。‘抗旨不尊’、‘坐视君父之忧’的罪名扣下来,山东立刻成为天下矢之的!朝中清流的口水能淹死我们,周延儒正愁找不到把柄!届时,朝廷虽无力征讨,却可断我粮饷名义(虽本就不多),可煽动周边省份封锁我们,可诏令天下‘共讨不臣’!我们将在政治上陷入极度被动!”

“第二,寒了军中将士之心。新军虽听命于我,然其中多数人,仍有忠君报国之念。若我等公然见死不救,军心士气必受挫伤,忠诚度将大打折扣。”

“第三,失信于天下百姓。尤其是中原流亡至山东的百姓,他们盼着王师能去解救他们的乡亲。若我们毫无行动,‘王青天’之声望恐将崩塌。”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所以,兵必须出!这不是赔本买卖,这是不得不付的‘政治保费’!

“……所以,兵必须出!这不是赔本买卖,这是不得不付的‘政治保费’!是用五千人的风险和一笔钱粮,去购买大义名分、军心士气和民心所向!”王小伟的声音在书房内回荡,带着一种冰冷的务实,“这五千人,是种子,是眼睛,是探入中原乱局的一根触手!他们的价值,远不止于战场上杀伤多少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