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关挫败,让饶余贝勒阿巴泰大为光火。他亲率主力抵达关前,望见关上严阵以待的明军和那面醒目的“王”字帅旗,眉头紧锁。
“王小伟……就是那个在南边杀了张献忠、在高阳坏了事的明国驸马?”阿巴泰问左右。
“回贝勒爷,正是此人。观其用兵,火器犀利,部伍严整,确非寻常明将可比。”
阿巴泰性情骄横,但并非完全无谋。他深知强攻青石关这种险要之地,面对有准备的明军精锐,必然损失惨重,即使攻下也得不偿失。他决定暂缓进攻,扎下大营,与明军对峙,另寻破敌之策。
一方面,他派出大量游骑,绕过青石关,侦察济南周边虚实,寻找其他可以突破的路径或劫掠目标,试图调动明军。
另一方面,他试图用激将法。
这一日,清军大营中冲出一员膀大腰圆、手持巨斧的骁将,来到关前叫阵,用生硬的汉语大肆辱骂,点名要王小伟出战,气焰极其嚣张。
关上的明军将领,尤其是刘泽清部下的一些悍将,被骂得心头火起,纷纷请战。
“督师!末将愿往,取此狂徒首级!”
王小伟却冷静地摇摇头:“两军交战,斗将乃匹夫之勇,胜负于大局无补。勿要中其激将之法。”
他深知清军骑射厉害,斗将风险极大。他更相信整体力量和战术的优势。
然而,清将见无人应战,骂得更加难听,甚至侮辱崇祯皇帝和王小伟的家人,极大地挑衅着明军的尊严。
此时,王小伟身边一名沉默寡言、身材高壮的亲卫突然开口:“督师,末将愿往。”
众人看去,乃是王小伟亲卫队中的一名哨官,名叫赵大牛,原是边军夜不收出身,擅用一杆长枪,勇力过人,性格沉稳。
王小伟看着赵大牛坚定的眼神,略一沉吟。他知道一直避战确实会影响士气,也需要一场胜利来进一步提振军心。
“好!准你出战!务必小心,若事不可为,即刻退回!”
“末将遵命!”
关门开启,赵大牛单骑而出,挺枪直取清将。
那清将见终于有人应战,狞笑着挥舞巨斧迎上。两人刀来枪往,战作一团。那清将力大斧沉,势不可挡;赵大牛则枪法精奇,灵活多变。斗了二十余回合,赵大牛卖个破绽,诱敌深入,猛地一枪刺出,正中清将咽喉,将其挑落马下!
关墙上顿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清军阵营则一片哗然。
阿巴泰脸色铁青,又连派两员悍将出战,均被赵大牛或挑或刺,斩于马下!明军士气大振!
连折三将,阿巴泰恼羞成怒,再也顾不得许多,下令大军压上,强攻青石关!
惨烈的攻防战再次爆发。清军仗着兵力优势,轮番猛扑,箭矢如同飞蝗般射上关墙,红衣大炮也不断轰击。
明军则凭借地利和工事,用火铳、弓箭、礌石、滚木顽强抵抗。王小伟将燧发枪营和臼炮哨作为救火队,哪里形势危急就支援哪里,一次次打退清军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