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狂欢持续了数日。城门洞开,锣鼓喧天,彩旗招展。劫后余生的喜悦和对浴血奋战将士的感激,化作了全城百姓自发涌上街头的盛大欢迎。
得胜归来的明军将士,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尤其是孙传庭、王小伟、黑云龙、祖大寿等主要将领,更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崇祯皇帝更是举行了极其隆重的凯旋献俘(象征性的)和告庙(祭告太庙)仪式,规格空前。在庄严肃穆的紫禁城皇极殿前广场,旌旗仪仗森严排列,文武百官躬身肃立。
孙传庭作为总督,代表全体将士,向皇帝呈献象征胜利的露布(报捷文书)和缴获的清军旗帜、兵器。
而在这场仪式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站在武将队列最前方的王小伟。
他身着一身御赐的蟒袍(因功勋卓着,崇祯特赐,已超品级),外罩精良山文甲,腰悬御赐宝刀,身姿挺拔如松,年轻的面庞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历经风霜的坚毅,目光平静地直视前方。那份经由无数次血火淬炼出的杀伐之气与深沉内敛,交织成一种独特的、令人心折的魅力。
皇帝的封赏再次如同雨点般落下:
孙传庭,加太子太保,荫一子入国子监,赏赐无数。
黑云龙,擢升都督同知,实授宣大总兵官。
祖大寿,功过相抵(因其为袁旧部),仍镇守辽东,加左都督衔。
……
而王小伟的封赏,则让所有人再次屏息:
晋封 太子太保(正一品衔),授 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实职,掌管京营及部分京师卫戍部队),赐爵 靖虏伯,世袭罔替!赏金银绸缎无数,御前赐坐!
太子太保!左都督!靖虏伯!
年仅二十余岁,出身微末,竟已位极人臣,封爵拜将!这份殊荣,在大明历史上也极为罕见!
圣旨宣读完毕,全场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惊叹和欢呼声(至少表面上是)。无数道目光聚焦在王小伟身上,充满了羡慕、嫉妒、敬佩、审视……
王小伟面色沉静,出列,跪拜谢恩,动作沉稳,没有丝毫得意忘形。
“爱卿平身!”崇祯笑容满面,亲自虚扶,“卿乃国之柱石,朕之肱骨!日后匡扶社稷,还需爱卿多多尽力!”
“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王小伟的声音清晰坚定。
这一刻,他达到了一个武人所能想象的巅峰。权力、地位、荣誉,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