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硕的首级和那方代表着後金甲喇额真身份的银印,如同两颗投入死水潭的重磅巨石,在已然波涛暗涌的明朝朝堂上,激起了惊天巨浪。
消息最先通过孙传庭的紧急军报直达兵部。当那颗经过石灰处理、面目狰狞却依稀可辨满洲贵族发式的头颅,以及那方刻满满文、制式确凿的银印摆在兵部堂上时,所有的质疑、诽谤、猜忌,在这一刻都显得苍白无力。
证据确凿,无可辩驳!
兵部尚书王洽的手都有些颤抖,他立刻意识到此事关系重大,不敢耽搁,亲自捧着盛放首级和印信的木盒,急匆匆赶赴紫禁城。
乾清宫内,崇祯皇帝正为袁崇焕顿兵蓟州、後金军逼近京畿而焦头烂额,怒火中烧。当王洽将王小伟阵斩鄂硕的消息奏报,并将证据呈上时,崇祯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他几步走到御阶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死死盯着那颗头颅和那方银印。
“………果真?果真是一名甲喇额真?”崇祯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他虽深居宫中,但也通过奏报知道後金军制,一个甲喇额真意味着什么。这可是自开战以来,明军斩获的最高级别後金将领之一!(实际上,在己巳之变前期,这确实是极为罕见的战果)
“千真万确!陛下!经会同馆通事辨认印信,确认无误!乃正黄旗甲喇额真鄂硕!”王洽激动地回道,“宣大总督孙传庭奏报,此乃其麾下夜不收联络之敌后义士、陛下先前亲擢之锦衣卫千户王小伟,率所属‘杀虏队’,于遵化城外落马坡,血战阵斩!”
“王小伟……又是他!好!好!好!”崇祯连说三个好字,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激动的红晕,“好一个忠勇无双的王小伟!好一个杀虏队!以溃卒之身,深入敌后,屡建奇功,今又阵斩虏酋!扬我国威!壮我军心!此乃天赐朕之猛士也!”
这一刻,所有关于王小伟的负面流言,在如此硬邦邦的战功面前,顷刻间烟消云散。崇祯心中那点猜疑,被巨大的惊喜和一种“慧眼识珠”的自得所取代。在一片败退和龌龊中,王小伟的出现,简直如同一股清流,证明了他大明仍有忠勇之士,证明了他这个皇帝仍有天命所归!
“拟旨!立刻拟旨!”崇祯激动地来回踱步,“王小伟忠勇可嘉,战功卓着,扬我军威于敌后,实乃国之栋梁!擢升其为……锦衣卫指挥佥事(正四品)!实授!赐飞鱼服!赏银千两!其所属部下,皆按功论赏!令其继续于敌后奋勇杀敌,朕期待其再立新功!”
旨意一出,举朝皆惊。
锦衣卫指挥佥事!这可是实权职位,虽然仍是武职,但地位已然不低!更重要的是“赐飞鱼服”,这是一种极高的荣耀,仅次于蟒袍,非特大功勋者不得赐予。崇祯此举,无疑是给予了王小伟极大的肯定和殊荣。
旨意和赏赐通过特殊渠道,以最快速度向敌后传递。这一次,不再是空头支票,而是实实在在的官职和荣耀。
消息很快也传到了正在蓟州与京城之间与後金军对峙、同时还要应付皇帝猜疑的袁崇焕耳中。袁崇焕心情复杂。一方面,敌后出现如此一支力量牵制敌军,于大局有利;另一方面,皇帝如此重赏一个来历不明的溃卒,是否也暗含着对自己这些正规边帅的不满和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