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新程初启(1 / 2)

“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指挥部”的临时办公地点,设在市发改委下属的一栋略显陈旧的招待所改造楼内。虽然挂着崭新的牌子,但楼里还残留着些许宾馆的气息,与市政府大院的庄重或街道办的烟火气都截然不同。

江辰提着简单的行李,在前台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来到三楼的一间办公室。门上贴着打印的纸条——“综合协调组”。

推门进去,房间不大,摆放着四张办公桌,已经有三个人在忙碌。听到动静,他们都抬起头来。

一位三十多岁、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十分干练的男子站起身,迎了过来:“是江辰同志吧?欢迎欢迎!我是综合协调组组长,罗成。”

“罗组长,您好。我是江辰,前来报到。”江辰伸出手与罗成握了握。

罗成热情地给他介绍另外两位同事。一位是年轻的女干部小孙,负责文书和内勤;另一位是年纪稍长些的老李,主要负责与各区的日常联络。

“咱们指挥部刚组建,条件比较简陋,江主任多包涵。”罗成指着靠窗的一张空桌子,“这是你的办公位。指挥长和几位副指挥长在四楼有独立办公室,不过他们平时在市里还有其他职务,不常在这边坐班。目前指挥部的日常工作,主要由周明光常务副指挥长负责。”

听到周明光的名字,江辰心中一定。有这位熟悉且赏识自己的领导在,新环境的陌生感消退了不少。

“我初来乍到,很多情况不熟悉,还请罗组长和各位同志多指点。”江辰态度谦和。

“互相学习,互相学习。”罗成笑道,“江主任你在清江街道干得风生水起,省报都报道了,你的能力我们可是如雷贯耳啊。指挥部正需要你这样有基层经验、敢于碰硬的干部。”

寒暄过后,罗成抱来厚厚一摞资料放在江辰桌上。

“这是示范区的前期规划方案、相关政策文件、以及涉及三个区的基本情况和诉求汇总。”罗成拍了拍那摞资料,“周指挥长交代了,让你先熟悉情况,尽快进入角色。综合协调组是指挥部的中枢,负责上传下达、文稿起草、会议组织、对外联络,事情杂,责任重。尤其咱们这个示范区,跨了三个区,协调难度非常大。”

江辰看着那摞几乎遮住视线的材料,点了点头:“明白,我会尽快学习消化。”

接下来的几天,江辰几乎埋首在文件堆里。他系统地阅读了示范区的战略定位、规划范围、产业布局构想,也仔细研究了涉及的天湖区、经开区(清源市经开区)和邻市江港区的基本情况、发展优势和现存问题。

正如罗成所说,协调难度极大。三个区发展水平不一,利益诉求各异。天湖区是主城区,希望借示范区提升现代服务业;经开区产业基础好,但面临转型升级压力,更关注产业协同和土地指标;江港区则相对落后,渴望借助政策东风吸引投资,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历史上,三区交界地带也存在一些类似清江街道与经开区那样的管理盲区和权属争议。

这天下午,江辰正在梳理三区交界地带几个历史遗留问题的脉络,罗成走过来敲了敲他的桌子。

“江主任,周指挥长刚来电话,让你上去一趟。”

“好。”江辰立刻起身,整理了一下衣着,快步走上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