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正式立项,如同一股暖流,融化了清江街道因之前风波而凝结的冰层。它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工程,更是一个信号,表明街道的工作在江辰的带领下,正在冲破阻力,回到为民服务、务实发展的正轨。
与此同时,区纪委监委对张海山的调查似乎也接近尾声。虽然没有正式通报,但一些小道消息开始流传,称张海山在清江实业公司的问题上确实存在严重失职渎职行为,并涉嫌利益输送,案件可能将移交司法程序。
这些传闻让之前与张海山过往甚密的一些人更加惴惴不安,也更加坚定了与过去切割、积极配合当前工作的决心。
杨国威书记主动找江辰谈了一次话,态度比之前更加坦诚。
“江辰同志啊,”杨国威叹了口气,“之前对清江实业公司的问题,我确实存在顾虑太多、求稳怕乱的思想。事实证明,你是对的。对于存在的问题,就不能捂着盖着,否则只会酿成更大的祸患。张海山的事情,也给我敲响了警钟。”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街道接下来的工作,尤其是经济发展和集体资产盘活这块,你有什么具体的想法?之前你提到过要增强街道的‘造血’能力。”
江辰知道,这是杨国威在真正意义上开始支持他的工作,并希望他能够拿出新的思路。他早有准备,拿出了一份简短的提纲。
“杨书记,我初步考虑有几个方向。一是对清江实业公司进行彻底的清算和重组,该剥离的不良资产坚决剥离,能盘活的有效资产引入市场机制,可以考虑引入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合作,或者由街道控股进行市场化运营。二是梳理街道其他的闲置资源和物业,统一规划,通过公开招租、合作开发等方式,提升资产收益。三是结合我们街道的区位特点,思考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一些符合区域定位的小微企业、文创产业入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他的思路清晰,既有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也有对未来发展的谋划。
杨国威认真听着,不时点头:“嗯,思路是对的。具体方案,你牵头组织力量深入研究,成熟一项,我们推出一项。需要区里协调支持的,我们一起向上争取。”
这次谈话,标志着清江街道党政一把手之间,真正建立了基于工作和信任的合作关系。
冰层已然破裂,航道正在疏通。江辰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院子里来往的工作人员,他们的步伐似乎都比往日轻快了些许。
他知道,解决了张海山这个最大的障碍,赢得了杨国威的支持,只是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带领清江街道这艘航船,驶向更广阔、也更充满风浪的发展海洋。
社区服务中心项目是第一步,盘活集体资产、推动经济发展是更艰难的第二步。但他信心十足,因为民心可用,队伍可用,方向已明。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赵强的号码:“赵主任,关于清江实业公司的那几家域外贸易公司的资金往来,你组织人手,再仔细核查一遍,把所有能找到的合同、凭证都整理出来,形成一份详细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