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血清蓝图(1 / 2)

技术中心核心服务器机房的灯光,在连续数个日夜的煎熬后,终于不再只是为了映照疲惫与焦虑。一种混合着巨大喜悦与沉重压力的复杂气氛,在空气中弥漫。

陈雪死死盯着主屏幕上最终完成重组、校验无误的数据包——【“曙光”抑制血清 - 完整制造流程及理论模型(v1.0)】。她的指尖因长时间操作而微微颤抖,不是因为疲惫,而是因为激动。她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点下了“确认解密与归档”的指令。

“成功了……”她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见,随即猛地提高音量,对着整个攻坚团队宣布,“血清蓝图!完整版!我们拿到了!”

短暂的寂静后,机房内爆发出压抑已久的、低沉的欢呼声!团队成员们相互拥抱,用力拍打着彼此的肩膀,不少人眼中都闪烁着泪光。连日来的不眠不休、与海量乱码和顽固加密的搏斗,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回报。

陈雪没有沉浸在喜悦中太久。她立刻将完整数据包通过最高安全等级的线路,传输至医疗实验区苏婉的终端,并同时通知了指挥中心的陈默。

医疗实验区内,苏婉和她的团队早已等候多时。当全息投影屏上清晰地展现出那份结构严谨、细节到令人惊叹的血清制造流程图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蓝图详尽得超乎想象。它不仅包含了抑制血清最终的分子结构和合成路径,还逆向推导并优化了其作用机理:模拟并增强陈默父母血液中发现的那种天然蛋白质复合体的结构,使其能更有效地“欺片”病毒,抢占病毒复制酶的关键结合位点,从而大幅延缓病毒RNA的复制速度,为免疫系统争取宝贵的反应时间。

“精妙……太精妙了!”一位资深药理学家看着复杂的分子相互作用模拟图,忍不住惊叹,“这种设计思路,完全跳出了我们传统的抗病毒框架!这简直是为pV病毒量身定做的‘逻辑炸弹’!”

苏婉的心脏也在剧烈跳动。作为医生,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份蓝图的价值——它代表的不是模糊的希望,而是一条清晰可见的、通往拯救无数生命的康庄大道!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团队的热情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迅速冷却下来。

喜悦被现实的冰冷细节迅速冻结。

制造流程的复杂性尚在其次,凭借“守望者”目前整合的技术力量和从“鹰巢”缴获的部分设备,经过努力或许能够搭建起生产线。真正的问题,出在原料上。

蓝图明确标识出几种不可或缺的关键辅料,它们并非血清的主成分,却如同精密机械中的润滑油和催化剂,决定了整个合成反应能否启动、以及最终产物的纯度和效能。

苏婉的目光死死锁定在清单最上方的几个名词上,脸色变得越来越苍白:

· “喀俄涅之泪”(es tear):一种从极地深冰层中某种特殊古细菌提取的低温活性酶,用于在合成初期稳定病毒抗原表位的三维结构,防止其失活。备注:仅存在于旧时代“北极星”科考站下属的“冰川之心”生物实验室。

· “赫菲斯托斯之焰”(hephaest F):一种在超高压、超高温地幔环境下人工合成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分子筛和催化剂载体,确保合成路径的精确导向。备注:生产设施位于旧时代某超级火山附近的“锻炉”地下研究所,该设施兼具地质监测与前沿材料研发功能。

· “潘多拉之钥”(pandoras Key):一种从某种已灭绝的亚马逊雨林稀有植物种子中提取的生物碱衍生物,用于最后阶段的“活性唤醒”,激发血清的最终效能。备注:唯一已知的成品样本及培育数据,储存于旧时代全球种子库(斯瓦尔巴特群岛)附近的“方舟”末日植物基因库。

这几个名字,如同来自神话时代的诅咒,带着遥远、危险且几乎无法触及的气息。

“冰川之心”位于极端严寒、环境剧变且可能布满变异体的极地;“锻炉”深埋于地质活动频繁、可能充满毒气和辐射的地下;“方舟”基因库虽名义上是保存文明火种之地,但其所处的斯瓦尔巴特群岛在末世后状况不明,且距离遥远,跨越重洋的风险难以估量。

这些地方,在旧时代都属于高度机密、守卫森严且环境极端的特殊区域。末世之后,它们更是成为了传说中的人类禁区,信息匮乏,生死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