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夜里,在一片浓密的瘴气林中,老周猛地举起拳头,整个小队瞬间凝固。前方不远处的雾气中,传来细微而密集的“沙沙”声,伴随着令人牙酸的咀嚼声。空间感知中,陈默“看”到了令人头皮发麻的一幕——数以百计、体型如家猫般大小、甲壳闪烁着幽蓝光泽的变异蜈蚣,正在分食一头不慎闯入的变异野鹿。
绕行,意味着至少多耗费数小时,且路径未知。强行通过,风险巨大。
陈默与老周、陈锋快速交换眼神。
“保持距离,利用树木,缓慢移动。‘雷公’,准备强光爆震弹,非必要不使用爆炸物。‘幽瞳’,注意高处,这些东西可能会从树上掉落。”陈默通过极低频率的骨传导通讯器下达指令。
小队如同在刀尖上跳舞,借助粗大的树木作为掩体,以近乎厘米为单位,缓慢而坚定地横向移动。浓重的瘴气和它们自身进食的噪音提供了掩护。赵铁柱的手指始终按在爆震弹的触发钮上,林婉儿的枪口则警惕地扫过头顶交织的枝桠。当队伍最终有惊无险地绕过那片死亡区域时,每个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第五天,他们遭遇了一场不期而遇的暴雨。冰冷的雨水瞬间浸透了伪装服,能见度骤降至不足十米。雷电在山间炸响,掩盖了一切声音,但也带来了新的危险——山洪。
“向高地转移!快!”陈锋低吼着,小队立刻改变方向,顶着狂风暴雨,向附近一处岩石裸露的山坡冲刺。泥泞湿滑的地面让穿着外骨骼的陈锋和赵铁柱几次险些摔倒,全靠队友及时搀扶。刚刚抵达相对安全的高地,身后原本干涸的沟壑便已浊浪滚滚,咆哮着冲垮了他们片刻前经过的路径。
四、 疲惫与坚持
连续的高强度行军和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开始消耗每个人的体力与精力。即使有“铁骨”外骨骼辅助,赵铁柱的呼吸也日渐粗重。陈锋需要时刻绷紧神经,协调队伍,应对突发状况。林婉儿和老周则持续消耗着大量的心神在侦察与导航上。
陈默的压力最大。他不仅要以空间感知引领方向、规避风险,还要时刻关注每一位队员的状态,统筹全局。能力的持续使用对精神力是不小的负担,他必须精确计算每一次使用的时机和范围,确保在关键时刻不会捉襟见肘。
休息时,没有人说话,只有压抑的喘息和补充能量、水分时细微的声响。彼此之间,依靠的是无数次训练磨合出的默契,以及一个共同的目标——抵达“鹰巢”,完成任务。
他们见过被遗弃的村庄,白骨散落其间,无声诉说着末世的残酷;他们绕过死寂的城市,那里游荡着密度惊人的尸群,隐约还能听到疾行种尖锐的嘶鸣;他们也远远观察到一些小型幸存者据点的微弱灯火,但没有接触,没有停留。他们的世界,仿佛只剩下彼此,以及前方那个必须抵达的目标。
千里奔袭,考验的不仅是体能和技能,更是意志的极限。家园的温暖早已被荒野的冰冷所取代,亲人的面容在疲惫的梦境中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支撑着他们一步步向前的,是出发前那沉甸甸的嘱托,是身后数千双期盼的眼睛,是刻在骨子里、永不屈服的求生与守护的本能。
夜色再次降临,小队如同不知疲倦的幽灵,继续着他们沉默的征程。距离“鹰巢”所在的山脉,越来越近。空气中的紧张感,也随着目标的接近,而愈发凝实。真正的考验,还在前方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