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似乎被泼了一盆冷水。但苏婉和吴教授却盯着那些复杂的分子式和实验数据,眼睛越来越亮。
“失败是成功之母!”吴教授用力一拍大腿,“这个设计思路非常巧妙!靶点选择得很精准!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或许可以通过药物载体优化、缓释技术,或者……结合我们刚刚看到的,那种特殊的‘调控蛋白’的协同作用来克服!”
苏婉连连点头:“没错!如果我们能利用陈叔叔和李阿姨血清中提取的‘调控蛋白’,或者模拟其功能的分子,来‘安抚’病毒,降低其活性和变异速度,同时再用这种小分子抑制剂进行精准打击,很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可能解决耐药性问题!”
一条全新的、充满希望的研发路径,在数据的交叉印证下,逐渐清晰起来。它结合了“净世会”的前沿思路和父母基因提供的独特解决方案。
“需要多久?”陈默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苏婉和吴教授对视一眼,沉吟道:“有这些详实的数据作为基础,可以省去我们数年的摸索时间。但人工合成‘调控蛋白’模拟物,优化抑制剂配方,进行动物实验……至少需要三个月到半年,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
陈默点了点头。这个时间,比预期的要快得多。在末世中,时间就是生命,每一天都可能有无数人因为感染而死去或变异。这条线索,无疑是黑暗中的一道强光。
“全力支持你们的研究。”陈默郑重地说道,“需要任何资源,直接向我或者父亲申请。”
数据分析工作持续了数日。陈雪带领的技术团队不仅初步确认了父母基因的特殊性,理清了抑制剂研发的双重路径,还从海量数据中梳理出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 “净世会”已知的部分据点分布(虽然可能已转移)。
· 多种常见及稀有变异体的详细生态、行为模式及潜在弱点分析。
· “净世战士”改造技术的原理与缺陷。
· 关于“空间干扰器”的零散设计笔记,虽然不完整,但为陈浩研发反制手段提供了方向。
· 更多关于“净世会”终极目标——“筛选新人类,建造方舟”的疯狂理念的佐证。
这些信息被分门别类,加密存储,并分发给堡垒内相应的部门和研究人员。知识的价值,在此刻得到了最大的体现。它转化为更有效的防御策略、更具针对性的训练方案、以及更广阔的生存视野。
陈默站在数据分析室的观察窗前,看着下方忙碌而有序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复仇的火焰并未熄灭,只是化为了更深沉、更持久的动力。数据的分析,不仅带来了希望,也更清晰地揭示了他们未来将要面对的敌人是何等的庞大与疯狂。
他摸了摸胸前口袋里那枚小小的移动硬盘,这里面不仅存储着罪证,也存储着未来的可能性。
接下来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但至少,他们手中已经握住了更多照亮前路的火把。
数据的分析,为“守望者”注入了新的科技血液,也为对抗末世,点燃了第一缕真正意义上的、属于人类自己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