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武器之路·国内(2 / 2)

此外,还有数十顶符合军用标准的防暴头盔和与之配套的防爆盾牌。这些在防守堡垒入口或狭窄通道时,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然后,是训练与消耗。

陈锋深知,再好的武器,不会使用也是烧火棍。他通过特殊渠道,搞到了大量的训练用模拟弹(用于枪支练习)、空包弹、以及海量的冷兵器训练用未开刃刀剑和护具。同时,还有数量惊人的弓箭、弩箭的靶子和替换零件。

最让人惊喜的是,他居然设法弄到了几套激光模拟交战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在尽可能接近实战的情况下,进行对抗训练,极大地提升军人的战术素养和实战心理承受能力,而又不会产生弹药消耗和安全隐患。

武器的入库过程,同样充满了紧张。每一次陈默进行短距搬运,陈雪都紧盯着内部传感器,生怕那神秘的“空间异常探测”再次出现。幸运的是,或许是距离足够近,波动足够微弱,整个国内武器储备阶段,并未触发任何警报。

陈锋的角色,也从单纯的采购者,迅速转变为教官和武器管理员。他在武器库旁开辟了一个专门的武器维护区,里面摆放着全套的武器保养工具、研磨设备、校准仪器。他亲自示范,教导家人如何拆卸、清洁、保养手中的每一件武器,从简单的匕首到复杂的复合弩。

“记住,在末世,你的武器就是你最可靠的伙伴。你必须了解它、信任它、照顾好它,它才会在关键时刻救你的命。”陈锋的声音严肃,手把手地教着弟弟妹妹如何给弩机上油,如何检查弓弦的磨损。

李秀娟在陈默和陈锋的鼓励下,也第一次拿起了一把小巧但锋利的战术匕首,在陈锋的指导下,学习最基础的握持和刺击动作。她的手在微微颤抖,但眼神却异常坚定。为了守护这个家,她必须克服内心的恐惧。

当最后一批用于制造简易爆炸物的化工原材料(以“工业实验”名义极其谨慎地购入)被陈浩密封存放进特殊防爆柜后,“武器之路”的国内部分,宣告圆满完成。

此时的武器库,虽然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大杀器”,但已然具备了相当的威慑力和实战能力。精良的冷兵器、齐全的防护装备、无声的弩箭、以及充足的训练资源,足以让陈家在末世初期应对大多数中小规模的冲突,无论是面对丧尸还是不怀好意的人类。

陈默抚摸着冰冷的开山刀刀背,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重量和质感。这不仅仅是金属,这是秩序崩坏后,守护秩序的最终凭依。

“国内部分,解决了‘有’的问题。”陈默放下刀,目光投向西方,仿佛穿透了层层岩壁,看到了大洋彼岸的某些地方,“但要想真正‘无敌’,要想在面对林凡那样的势力或者‘净世会’的武装时拥有底气,我们还需要更强大的火力。”

“国际部分,准备的怎么样了?”他看向陈雪。

陈雪立刻调出几个加密的通讯界面,上面显示着一些用暗语交流的信息流。“几条线都在同步进行,过程比国内曲折得多,风险也更大。但第一批‘硬货’,预计在四十八小时内,会抵达公海预定交接点。”

陈默点了点头。

国内的“盾”与“矛”已经铸就,接下来,是时候去获取能够打破僵局的“剑”了。而那条通往“剑”的国际之路,注定充满了更多的未知与血腥。金融的警报尚未解除,“净世会”的窥视如芒在背,新的冒险,又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