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不锈钢柜子里,摆放着一个个带有明显警示标识的小盒子。陈默没有丝毫犹豫,将其连同旁边储存的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多巴胺等急救药品尽数收入空间。他甚至找到了一个专门存放疫苗的低温冷柜,里面有着各类狂犬疫苗、破伤风疫苗等,也毫不犹豫地一并带走。这些,都是未来应对意外和建立免疫屏障的关键。
当这些足以在黑市上掀起腥风血雨的管制药品和急救药安全出现在“方舟”药品库时,苏婉忍不住长长舒了一口气。有了这些,意味着很多复杂手术和危重病人的抢救成为了可能。
第三次穿梭,陈默将目光投向了更尖端的领域——诊断和治疗设备。
目标位于北美一个高科技医疗设备公司的中转库。这里存放着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细胞分析仪、心电图机、除颤仪、电动吸引器、以及整套的微创手术器械和腹腔镜设备。
这些东西体积庞大,结构精密,对存放环境要求高,搬运难度极大。陈默不得不更加精细地操控空间,将设备分解成若干部分,分多次进行转移。每一次收取和释放,他都小心翼翼,确保这些娇贵的仪器不会在空间转移过程中受到任何损伤。
当他将最后一台核心设备——一台小型的数字化x光机成功搬运回“方舟”,并看着陈浩和苏婉紧张地进行安装调试时,即便是以他的意志力,也感到了一阵深深的疲惫。精神力的消耗如同水银泻地,虽然单次不如跨洲搬运剧烈,但多次、高精度的连续操作,对心神的损耗同样巨大。
然而,成果是显着的。
此时的“方舟”药品库,已经初具规模,从一个空荡荡的地下空间,变成了一个设备先进、药品齐全、分类科学的地下综合医疗中心的雏形。
一侧是顶天立地的药品货架,密密麻麻的药盒按照药理作用分门别类,如同一个微缩的药剂学图书馆。
另一侧是各种闪烁着指示灯的尖端医疗设备,它们安静地矗立着,代表着末世中近乎奢侈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中间的区域,摆放着无菌手术台、无影灯和麻醉机,一个功能完备的小型手术室已然成型。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气味和药品的独特芬芳,这是一种代表着“生”的希望的味道。
就在陈默准备进行最后一次,针对中草药和维生素补充剂的补充搬运时,陈雪急促的声音再次通过耳麦传来,带着前所未有的严峻:
“哥!立刻终止行动!返回指挥中心!”
“我们刚刚截获到一段模糊的、指向性极强的加密信号,来源无法完全确定,但信号特征与‘净世会’高度吻合!内容……似乎是关于‘空间异常波动’和‘能量追踪’!”
“他们……可能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陈默的心猛地一沉。
药品库的转移才刚刚完成核心部分,“生命线”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牢固程度。
而敌人,似乎已经将探测的触角,伸向了他们最为依赖,也最为隐秘的领域——空间能力本身!
风雨,已不再是欲来,而是真正地,拍打在了“方舟”那尚未完全关闭的舷窗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