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防御阵列·火力点(1 / 2)

监控屏幕上那个仓皇逃窜的热源,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陈家人心中荡开层层涟漪。电网的首次实战检验,虽然成功击退了侦察兵,并送出了一份血腥的“回礼”,但也明确无误地宣告:潜在的敌人已经抵近侦查,试探性的接触已然发生。静态的电网和监控,只能迟滞和预警,无法真正消灭威胁。陈家人需要的是能够在关键时刻,主动出击、精准清除威胁的獠牙——“防御阵列·火力点”的构建,刻不容缓。

火力点的设计,完全由陈锋主导,融合了他前世的战斗经验和今生的周密规划。其核心思想并非建造固定的碉堡(目标太明显),而是构建隐蔽的立体火力点网络。这些火力点将被巧妙地伪装,与山体、植被、甚至“度假村”的地面建筑融为一体,内部则通过射击孔、观察镜和潜望镜系统,对外覆盖所有可能的进攻角度,形成交叉火力,不留任何死角。

火力点的类型主要分为三种:

1. 远程精确火力点:位于制高点或视野开阔处,配备加装消音器和高倍镜的精确步枪或狙击弩,由陈锋或他训练出的核心射手操控,负责远距离狙杀重要目标或压制敌方火力。

2. 中程压制火力点:位于主要通道和接近路线的侧翼,配备轻机枪或自动步枪,形成扇面火力覆盖,用于拦截中小规模的步兵冲击。

3. 近程防御及特殊火力点:位于入口通道、通风口等关键节点附近,配备霰弹枪、冲锋枪以及陈浩设计的火焰喷射器或遥控爆炸物,用于应对强行突入或近距离混战。

陈默的任务,是将这些火力点所需的武器、弹药、观瞄设备以及进行内部加固和伪装的建材,秘密运输并安装到预定位置。这比部署监控设备更加复杂和危险,因为这些火力点往往位于地形更险要、空间更狭窄的位置。

最艰难的,是构建那些位于悬崖中段、巨石后方或地下缝隙深处的火力点。陈默常常需要像壁虎一样攀附在近乎垂直的岩壁上,利用空间能力稳定身形,同时小心翼翼地“开辟”出仅容一人匍匐进入的狭窄通道和内部空间,然后进行结构加固,最后再将武器弹药“放置”进去。整个过程必须轻手轻脚,不能发出任何可能暴露的声响,对精神力和体力的消耗极大。

在一次构建位于瀑布后方水帘洞内的特殊火力点时,陈默差点失足坠入深潭。湍急的水流和湿滑的岩石让他难以立足,空间感知也因水汽干扰而变得模糊。就在他脚下打滑的瞬间,一种本能让他瞬间将精神力作用于脚下那片湿滑的岩面,并非推动,而是强行增加了鞋底与岩石之间的“空间粘滞力”,如同瞬间生出了无数微小的吸盘!

他稳住了!虽然只有短短一瞬,并且精神力消耗不菲,但这救了他一命。他心有余悸地趴在水帘后的岩石上喘息,意识到自己对空间能力的应用,似乎总能在生死关头迸发出新的可能。

火力点的伪装更是精益求精。射击孔被伪装成岩石的天然孔洞、枯树的树洞、或者“度假村”景观墙上不起眼的装饰缝隙。内部则采用吸音和隔热材料进行处理,最大程度减少声光热信号的外泄。陈浩甚至为几个关键火力点加装了遥控驱动的、模仿自然岩壁或植被的伪装挡板,只有在需要射击时才会悄然滑开。

当最后一个位于“度假村”某座未来主义建筑顶部、伪装成通风管道检修口的远程火力点完成武器架设和伪装后,整个立体的火力网终于编织完成。

陈锋亲自对每一个火力点进行了验收和测试。他匍匐在一个伪装成岩石裂缝的中程火力点内,通过潜望镜观察着外面模拟目标(一块随风摆动的破布),手指轻轻搭在扳机上。

“风向东南,风速三级,距离一百五十米……目标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