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物资清单1.0(2 / 2)

· 防御工事材料: 高性能合金、军用级水泥、钢板、铁丝网、监控设备、传感器……

第六大类:知识与技术

· 离线数据库: 涵盖了农业、医学、工程、化学、物理、历史、文学等几乎所有门类的知识,要求以电子和实体书两种形式保存,容量标注为pb级别(1pb=1024tb)。

· 技术资料: 各种设备的使用手册、维修指南、武器改造图纸、炸药制备手册(危险,严格控制)、无线电通讯密码本……

· 娱乐资料: 海量电影、电视剧、音乐、小说、单机游戏…… 备注:维持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第七大类:种植与养殖

· 种子: 各种速生蔬菜、粮食作物、药用植物的种子,要求非转基因、高抗病性。

· 养殖: 兔子、鹌鹑、鱼类等繁殖快、饲料转化率高的动物种苗及相关饲料、养殖设备。

· 无土栽培设备: 营养液、栽培架、人工光照系统……

后面还有衣物与纺织品、建筑材料(用于堡垒内部建设和维护)、交通工具(改装越野车、摩托车)、贵金属与硬通货(黄金、白银,用于末世初期以物易物)等等大类……

清单的每一项后面,不仅有数量,还有品牌要求(优先考虑耐用性、可靠性)、储存条件、预计消耗速率(部分物品)、以及获取优先级(p0-p3)。

这已经不是一份清单,这是一座移动的、自给自足的、武装到牙齿的微型城市的建设蓝图!

“这……这么多东西……”李秀娟声音发颤,“要把这些东西都买齐,要花多少钱?要放在哪里?”她无法想象那堆积如山的场景。

“钱的问题,我会解决。存放的问题,‘方舟’会解决。”陈默的回答简洁有力,“这份清单上的每一样东西,在末世中都可能救我们的命,或者让我们活得更好。有些东西,现在看起来多余,比如那些娱乐资料,但在漫长的黑暗和压抑中,它们能防止人发疯。”

陈锋指着武器部分,沉声道:“国内渠道,最多搞到弩和高质量冷兵器。枪械和大量弹药,难度极大,风险极高。”

“国际渠道我来解决。”陈默语气不变,“我们有资金,有‘渠道’(指他的空间能力),这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我们必须拥有足够的武力,既能抵御丧尸,也能威慑……其他不怀好意的人类。”

陈浩看着那些复杂的工具和设备清单,感觉比看结构图还头疼:“二哥,这些东西,好多我见都没见过……”

“不会就学,清单上有推荐的学习资料和手册。”陈默看向他,“你的任务之一,就是尽快熟悉这些工具和设备的基本操作和维护。未来,它们就是你的武器。”

陈雪则对知识库部分最为关注,她看着那pb级别的容量要求,感到一阵目眩,但更多的是责任感。“二哥,我会尽快搭建起数据库的框架,开始分类整理下载的资料。”

陈建国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将清单轻轻放下。他看着二儿子,眼神复杂到了极点。这份清单,不仅展现了陈默对末世生存的深刻理解,更展现了一种近乎冷酷的、将生存数字化、物质化的绝对理性。这真的还是他那个曾经有些内向的儿子吗?

“这份清单,就是我们的‘圣经’。”陈默总结道,“从明天起,我们的采购工作将依据这份清单,全面启动。爸,您需要开始物色可靠的、能够处理大宗全球贸易的代理公司或者建立我们自己的贸易网络。妈,您需要开始学习大规模物资的管理和仓储知识。哥,安全保卫要跟上,尤其是国际货物入境后的转移环节。小浩,小雪,继续你们的技术和情报工作,同时也要开始熟悉清单上与你们领域相关的内容。”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

“记住,我们不是在购物,我们是在为生存抢运最后的弹药。”

“时间,数量,质量,缺一不可。”

“任何一项的缺失,都可能在未来,让我们付出生命的代价。”

物资清单1.0版,如同一幅巨大而精细的拼图,将末世的生存图景,一块块地、冰冷而清晰地拼凑在了每个家人的面前。

压力如山,但方向,从未如此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