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破茧悟道见真如(1 / 2)

“匠气太重,失之自然。”

苏墨那句轻描淡写的评价,如同余音绕梁,又在林未脑海中回响了一遍。不再是单纯的羞辱或压力,反而像一把钥匙,猝不及防地捅开了某扇一直紧闭的门户。

她猛地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这双手,能凭借《璇玑谱》的本能绣出惊艳绝伦的“红梅”,能依靠针煞之气完成精妙的修补,能在地下洞窟绝境中爆发出伤敌的力量……

但然后呢?

那些作品,那些力量,是“她”的吗?还是只是《璇玑谱》借她之手暂现的荣光?是针煞之气驱动的结果?

她想起自己最初穿越而来,被逼到绝境时,不管不顾抓起一把针胡乱刺下,反而激发出“惊鸿”手法的那一刻。那种莽撞、那种绝望中的爆发、那种与针与线最原始直接的沟通……

后来呢?后来她开始刻意追求《璇玑谱》的技法,开始小心翼翼引导针煞之气,开始计算得失,开始模仿……反而像是给自己套上了一层无形的枷锁,将那份最初的、近乎本能的“灵性”隔绝在外。

所以苏墨说“匠气太重”。他看到的,是她努力模仿的“技”,而非属于她林未的“魂”。

所以《璇玑谱》和《守心诀》的力量始终无法真正为她所用,只能偶尔借力,稍有不慎便反噬自身。因为她从未真正“理解”它们,只是在“使用”它们。

她需要的不是模仿,不是驾驭,而是……理解、融入,最终,成为。

如同她引导那丝混沌气息,不是强行命令,而是感受其韵律,顺应其轨迹。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劈开迷雾!

她再次看向怀中两本书。这一次,目光不再是对着神秘宝库的渴望和畏惧,而是像一个学生,看向两部深奥的、等待解读的经典。

她不再试图去“驱动”它们,而是缓缓地、将全部心神沉浸进去,去“阅读”,去“感受”。

《璇玑谱》那冰冷狂野的煞气之下,蕴含的是何种意志?是破坏?是征服?还是……一种极致精准、不容毫厘偏差的、“锐利”的规则?

《守心诀》那温润平和的能量深处,流淌的又是何种理念?是守护?是包容?还是……一种“稳固”自身、明见本心、“厚德”载物的根基?

一者至锐,一者至厚。

锐不可久,厚则载物。

二者相克,然……亦相生!

那湮灭对撞中产生的混沌之力,那丝微弱的、蕴含生机的本源,不就是“锐”与“厚”在极致冲突后,打破界限,诞生出的新可能吗?

如同绣花针,锐利无匹,可穿刺绢帛;而手指、手腕乃至全身的气力与心神,便是那“厚”的根基,支撑着针尖的“锐”,引导它走出精妙的轨迹。缺一不可!

她之前一直试图分别掌控它们,或将它们强行融合,却忘了它们本就是一体的两面,是力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她需要的,不是成为它们的主人,而是成为沟通它们的“桥梁”,是运转它们的“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