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荒谷寒夜薪火传(1 / 2)

山谷里的风,比镇上更冷,带着一股原始的、未被驯服的野性,刮过皮肤,激起一层细密的疙瘩。奶奶裹紧了单薄的衣衫,靠着冰凉的岩石,不住地发抖,脸色在晨曦的微光中显得灰败。小乞丐蜷缩在另一边,抱着膝盖,警惕又茫然地打量着四周陌生的环境。

林未将最后一点水分给奶奶,看着老人艰难吞咽的样子,心头像压着一块巨石。干粮所剩无几,银钱虽在,在这荒山野岭却如同废铁。缺食,少水,无御寒之物,后有追兵可能搜山,前路更是茫茫。

绝境。真正的绝境。

她深吸一口冰冷彻骨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恐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首先,需要一个能遮风挡雨、相对安全的落脚点。

她目光扫过四周,最终落在山谷一侧陡峭岩壁下、一处被茂密藤蔓遮掩的凹陷处。

“你们在这里等着,别出声。”她低声嘱咐了一句,握着那枚沉重的青铜绣针,小心翼翼地拨开藤蔓。

后面是一个不大的浅洞,勉强能容纳三人蜷缩,地势稍高,能避开地面的潮气,洞口藤蔓又是天然的遮蔽。

“暂时就在这里歇脚。”她将奶奶和小乞丐扶进洞里。洞内阴冷,但至少避风。

安顿好两人,她立刻开始在附近搜寻。运气不算太坏,她找到了一些枯枝,又在一处岩石缝里发现了滴滴答答渗出的山泉。

她用最原始的方法钻木取火,失败多次后,终于引燃了一小簇微弱的火苗。小心翼翼地添上枯枝,一小堆篝火在洞口的背风处燃起,带来了些许微不足道的暖意和光亮。

奶奶靠近火堆,颤抖稍稍平息。小乞丐也眼巴巴地凑过来,伸出冻得通红的手。

林未看着那跳跃的火光,心中却没有半分轻松。这点柴火撑不了多久。食物更是大问题。

她看向小乞丐:“你叫什麽名字?对山里熟悉吗?知不知道哪里能找到吃的?”

小乞丐怯生生地抬头:“我……我叫豆子……平时就在镇外捡点吃的,山里……山里不太敢进深处,听说有狼……不过,我知道几种能吃的野果和野菜……”

豆子。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

林未心中微涩,语气放缓了些:“好,豆子,一会儿天再亮些,你带我去找能吃的。奶奶,您就在洞里歇着,千万别出来。”

奶奶担忧地抓住她的手:“未未,小心啊……”

“放心,奶奶,我会小心的。”

天色大亮后,林未让豆子带路,在附近寻找食物。深秋的山里,果实早已凋零,野菜也大多枯黄。两人搜寻了许久,只找到一些口感酸涩的野莓和一小把辨认无误的苦菜。根本不够果腹。

饥饿和寒冷,像两把钝刀,慢慢切割着人的意志。

回到山洞,将那点可怜的食物分食。奶奶吃得很少,大部分都推给了她和豆子。

看着奶奶愈发憔悴的脸色,林未的心如同被放在火上炙烤。必须想办法弄到更多食物,或者……尽快离开这座山。

但离开又能去哪里?附近的村镇肯定有锦绣坊(百草堂)的眼线。

“姐姐,”豆子小声开口,打破了沉闷,“我知道往南再翻过两座山,有个很小的村子,好像叫……野人沟?听说那里的人很少跟外面来往,或许……或许能换个落脚的地方?”

野人沟?与世隔绝的村子?

林未心中一动。这或许是个选择。至少比困死在这荒谷强。

但翻越两座山,以奶奶的身体状况,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怎么办?

她的目光再次落回那堆越来越小的篝火上。火焰跳动,映着她苍白却异常坚定的脸。

不能坐以待毙。

她盘膝坐下,无视身体的疲惫和饥饿,再次将心神沉入那两本册子。

道士册子中,除了守心静性的法门,似乎还零散记载了一些关于如何利用周围环境、草木甚至微薄煞气来应急的片段——比如如何寻找地下水源,如何辨别某些特定环境下可能生长的、蕴含微薄能量的药草,甚至如何利用特殊呼吸在极端环境下减少消耗……

而《璇玑谱》中,也有大量关于如何最大限度利用材料、甚至化腐朽为神奇的“术”。

她尝试着将两者结合。

她引导着体内那缕微薄的阴阳煞气,依循道士册子中某种感应地脉的模糊法门,细细感知着周围的地面。

渐渐地,她似乎真的能“感觉”到脚下土地中湿气的微弱流向!她标记了几个点,让豆子用树枝挖掘,果然在一处挖了不到半米深,就渗出了浑浊却可饮用的水!

她又根据那些零碎记载,扩大搜寻范围,竟然真的在一处背阴的岩石下,找到了几株叶片肥厚、散发着极微弱清香的紫色小草!根据道士册子里的描述,这是一种罕见的“紫蕴草”,虽不能饱腹,却蕴含一丝温和能量,能快速补充体力,驱散寒意!

她小心翼翼地将这几株草采回,洗净,分成三份。

“奶奶,豆子,把这个吃了。”

奶奶和豆子将信将疑地吃下那口感并不好的草叶。片刻后,两人的脸上竟然真的恢复了一丝血色,冰冷的四肢也暖和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