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青衫煮茶探虚实(1 / 2)

院门在身后轻轻合拢,发出沉闷的一响,仿佛隔绝了外界所有的声息。院内,工匠的吆喝声、砖石的碰撞声,都变得遥远而模糊。只有坐在圈椅中的苏墨,和他手中那杯氤氲着热气的清茶,无比清晰地占据着林未全部的视野。

他怎么会在这里?奶奶呢?他刚才那话是什么意思?心力交瘁?安神汤?

无数个念头如同惊起的鸦群,在她脑海中轰然炸开,带来一片冰冷的混乱和恐慌。她浑身湿冷,脸颊手臂上被荆棘划出的血痕还在隐隐作痛,站在院中,像一只误入陷阱、浑身狼狈的幼兽,无所遁形。

苏墨放下茶盏,青衫拂动,缓步向她走来。他的目光依旧温和,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担忧,细致地掠过她沾满泥污草屑的衣裤、苍白失血的脸色、以及那双因为惊惧和寒冷而抑制不住微微颤抖的手。

“林姑娘?”他又唤了一声,声音放得更柔,仿佛怕惊扰了她,“可是遇上了什么麻烦?瞧你这般模样……莫非是昨夜那些宵小又去而复返?”

他话语里的关切几乎无懈可击,却像一张绵里藏针的网,悄无声息地罩了下来。他在试探,在观察,每一个字都在挖掘她狼狈背后的真相。

林未的后背紧贴着冰凉的门板,强迫自己从那巨大的惊悸中定下神来。不能慌,绝对不能慌。一旦露出破绽,后果不堪设想。

她垂下眼睫,掩去眸底翻涌的情绪,声音嘶哑,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疲惫和后怕,低声道:“劳苏公子挂心。并非歹人……是我不小心,昨夜心绪不宁,想去镇外散心,结果……结果在山涧边滑了一跤,跌进了水里,折腾了半夜才爬上来……”

她将真实的遭遇模糊简化,只留下一个看似合理又符合她此刻狼狈形象的借口,语气里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符合她这个年纪的委屈和窘迫。

苏墨闻言,眉头微蹙,目光在她湿漉漉的裤脚和手臂的擦伤上停留了片刻,语气愈发温和:“原来如此。山涧路滑,姑娘日后还需小心些。若是摔伤了筋骨,可不是小事。”他话锋一转,似不经意般问道,“只是……姑娘去了哪处山涧散心?竟弄得如此狼狈?苏某也好派人去查探一番,免得再有人失足。”

来了。他果然不会轻易相信。

林未的心脏微微收紧,面上却依旧那副心有余悸的模样,含糊道:“也……也没走太远,就是镇西那边……黑灯瞎火的,我也记不清具体是哪儿了,只顾着拼命往上爬……”她刻意将地点说得模糊,并将话题引向落水的惊恐,避免他继续深究。

苏墨看着她,脸上那抹担忧的笑意似乎更深了些,眼底却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捉摸的光。他没有再追问地点,反而从袖中取出一个精致的小瓷瓶。

“这瓶‘玉露生肌膏’对跌打损伤和寒湿入体颇有奇效,姑娘若不嫌弃,便请收下。”他将瓷瓶递过来,动作自然,仿佛只是举手之劳,“老夫人方才见你久出不归,忧心如焚,险些旧疾复发。我已让丫鬟服侍她用了汤药睡下了,姑娘不必过于担忧。”

他又一次提到了奶奶,语气温和,却像是一种无声的提醒和……掌控。

林未看着那枚莹润的瓷瓶,没有立刻去接。这看似好意的赠药,谁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她体内的阴阳煞气此刻正因之前的消耗和寒冷而躁动不安,任何外来的药物都可能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

但她不能直接拒绝。

她犹豫了一下,伸手接过,指尖尽量避免触碰到苏墨的手,低声道:“多谢公子赠药,又劳您照看奶奶……此恩,林未铭记在心。”语气感激,却带着明显的疏离。

苏墨仿佛浑然不觉,收回手,笑道:“举手之劳,姑娘不必挂怀。只是……”他话锋微微一转,目光再次扫过她狼狈的周身,语气依旧温和,却带上了一丝不容错辨的深意,“姑娘如今肩负重建宗祠之责,又是林家唯一的指望,凡事还需以自身安危为重,莫要再如此涉险了。毕竟……这镇上,盯着林家的人,可不止明面上那几个。”

他这话像是在关心,又像是在警告,更像是在暗示他知道的远比表面上多。

林未的心猛地一沉,捏着瓷瓶的手指微微用力。他到底知道了多少?古窑?百草堂?还是她怀里的那两本要命的册子?

她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垂下头,轻声道:“公子教诲的是,我记下了。”

苏墨满意地点点头,仿佛只是完成了一场寻常的关怀与敲打。他抬眼看了看天色,道:“时辰不早,苏某也不便再多叨扰。姑娘好生歇息,若再有难处,随时可来听竹轩。”

说完,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林未一眼,转身施施然离去。

直到那袭青衫彻底消失在巷口,林未紧绷的神经才骤然松弛下来,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双腿一软,几乎要瘫倒在地。

她扶着门板,大口喘息,心脏仍在狂跳不止。

苏墨的出现,比百草堂的杀手更让她感到恐惧。那种无处不在的窥探、看似温和实则步步紧逼的掌控,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慢慢收紧。

她不敢在院中多待,踉跄着冲进屋里。

奶奶果然在床上沉睡着,呼吸平稳,脸色却有些苍白,床边小几上还放着一个空了的药碗。

林未的心狠狠一揪。奶奶定是担心坏了。

她坐在床边,轻轻握住奶奶枯瘦的手,眼眶一阵酸涩。

幽蓝的屏幕在她眼前缓缓浮现,弹幕充满了后怕和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