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极其古怪的“书”。
它非纸非绢,更像是由无数种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甚至不同状态的丝线,以一种无法理解的方式编织、层叠、融合而成。薄如蝉翼,却给人一种重若千钧的奇异感觉。页面边缘能看到细微的、流光溢彩的丝线断面,整本书仿佛拥有生命般,隐隐流动着极微弱的光泽。
封面上,没有任何文字。
只有用近乎透明的银色丝线,绣着两个巨大的、结构复杂到令人头皮发麻的旋涡状图案。那图案与盒盖上的旋涡同源,却更加深邃,看久了仿佛能将人的心神都吸摄进去。
林未伸出手,指尖微颤地触碰那书页。
触感奇妙至极,冰凉又温润,光滑又带着极细微的、属于丝线的独特纹理。
她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
空白。
第二页。
依旧空白。
第三页、第四页……她快速地翻动下去,直到最后一页——
全是空白!
这耗费心机、用血脉秘锁守护的乌木盒中,藏着的竟然是一本无字天书?!
一股巨大的失落和荒谬感瞬间攫住了林未。她甚至能感觉到,那幽蓝屏幕后的无数道目光,也同时凝固了。期待的、好奇的、敬畏的……全都落空。
就在她几乎要泄气地将书合上时,她的指尖无意中擦过一页书页的边缘。
那页空白的、泛着微弱流光的“纸面”上,突然毫无征兆地浮现出几根极淡的、仿佛用光线勾勒出的银色丝线!
它们快速穿梭、交织,眨眼间构成了一幅微小的、正在动态演示的针法图解!旁边还有几个若隐若现的古体小字——“回纹藏针”。
林未猛地缩回手指。
那图解和小字瞬间消失,页面恢复空白。
她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
她再次尝试,将指尖轻轻按在书页上。
果然,那奇异的银色光丝再次浮现,演绎着另一种更为复杂的针法“套叶捻”,旁边甚至出现了细微的配色注解,一闪即逝。
原来如此!
这不是无字天书。
它需要触碰,需要感知,需要……传承者的共鸣!
她尝试着将手掌整个覆盖在书页上,集中精神,努力去“感受”。
这一次,浮现的不再是单一的针法,而是一幅更加宏大、更加复杂的锦绣图案的一角,流光溢彩,美得惊心动魄,旁边用古老的篆书写着三个字——《璇玑谱》!
真的是它!
狂喜刚刚涌起,那图谱却剧烈地闪烁了一下,如同接触不良的电波,瞬间溃散消失得无影无踪。
林未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仿佛刚才那一下耗神过度。
【林氏第18代女 林婉娘】:(心神之力……太弱了……根本撑不起《璇玑谱》的显化……)
【林氏第25代孙 林守业】:(空有宝山而不得入……唉……)
几条带着惋惜和果然如此意味的弹幕飘过。
林未咬着下唇,不甘心地再次尝试。但无论她如何集中精神,最多也只能让一些基础的针法图解闪现片刻,根本无法支撑更复杂内容的稳定显现。
她的心神,或者说,这具身体原主所拥有的那点微末根基,远远不够驾驭这本神奇的绣谱。
就在她又一次尝试失败,感到一阵头痛欲裂之时,被她随手放在桌上的那个乌木盒子内部,靠近软缎边缘的地方,忽然反射出一点微弱的光芒。
她凑近仔细看去。
只见那暗红色的软缎衬底上,似乎用更深的丝线绣着几行极小、极不起眼的字迹。若非盒子打开后角度合适,根本无从发现。
那字迹古拙,却不再是篆体,而是更易辨认的楷书,带着一种沉静的力度:
“丝脉通心,神走针先。” “外练其形,内养其魂。” “百骸俱透,方可窥璇玑之妙。”
这像是……某种心法总纲?
林未怔怔地看着这三行字。
“外练其形”……是指不断练习刺绣技法?
“内养其魂”……又是什么?如何养?
她下意识地重复喃喃着最后一句:“百骸俱透,方可窥璇玑之妙……”
话音落下的瞬间,那本无声摊开的《璇玑谱》空白的扉页上,所有的流光骤然汇聚,那些构成书页的、无数种颜色的丝线仿佛活了过来,疯狂蠕动、重组,最后凝聚成一行殷红如血、锐利如针的大字,占满了整个页面:
“百日筑基,针煞炼心。” “熬不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