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耶律延禧想复国,那些曾饱受其昏庸统治之苦的辽国百姓也绝不会答应。
那些曾经背弃他的臣民,更不愿见他重登帝位。
说到底,耶律延禧在夹山尚可对几千残部自称皇帝。
但既已走出夹山,来到柴皓面前,他便只能是大周册封的海滨王。
这还是看在他是耶律余里衍生父的份上。
否则以他昔日昏君行径,柴皓没将他废为庶人已是仁慈。
即便封为海滨王,柴皓也不会给予王爵待遇。
不过是择地圈禁,令其自食其力罢了。
大周新朝,不养闲人!
更不容国丈国舅之流祸乱朝纲!
“贤婿…陛下所言极是,臣海滨王耶律延禧,谢陛下恩典!”
耶律延禧深吸一口气,只得认命。
他麾下仅剩数千残兵,再无人愿为他效忠。
面对横扫金国、威震天下的大周皇帝柴皓,他毫无胜算。
即便他仍是昔日统御辽国的天祚帝,恐怕也难以匹敌。
当年护步达冈一战,辽国七十万大军连两万女真人都未能抵挡。
纵使给他百万辽军,也敌不过如今柴皓麾下的虎狼之师。
既然如此,何必再徒劳挣扎?
想到此处,耶律延禧语气愈发恭敬:“陛下,念在臣女耶律余里衍的份上,臣有一请求。”
“望陛下赐臣一片牧场或封地,让臣与护卫们得以安度余生。”
既然帝位无望,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求一块封地、些许奴仆,以及身边仅存的数千皮室军亲卫。
若能做一方闲散诸侯,富贵余生,也算不错。
柴皓淡然回应:“海滨王既有此请,朕自当成全。”
“朕赐你幽州城外三十亩田为封地,另予两头耕牛助你耕作。”
“你的后妃子女若愿务农,每人赐田二十亩;若不愿,可自行择业,总好过昔日夹山躲藏、惶惶度日。”
“至于你的护卫,如今北地百废待兴,正需人才。”
“他们随你辗转至今,皆是坚韧之士,耕田未免可惜。”
“便编入朕麾下三军,补足代北之战的兵源空缺。”
耶律延禧听完,一时愕然。
他求的是封地,柴皓却只给三十亩田!
古时诸侯封地,至少也是一城一邑。
如今他竟只得三十亩地,连佃户都养不起,莫非真要亲自下田?
更甚者,连护卫也被收编。
柴皓赐予耶律延禧三十亩封地后,竟将其麾下数千精锐皮室军尽数收编。这些将士曾追随耶律延禧西逃避难,宁可在夹山过着野人般的生活也不肯向金国投降。
这支军队是耶律延禧最后的倚仗。如今被柴皓整编入周军,这位 皇帝便彻底失去了所有资本——除了那三十亩薄田和两头耕牛。
但这对曾经贵为天子的耶律延禧而言简直形同羞辱。即便国破家亡、遁入深山,他依旧保持着 派头:华服整洁如新,胡须修剪得一丝不苟,发髻抹着獾子油锃亮发光。让这般讲究的贵胄去躬耕陇亩,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耶律延禧正欲争辩,却见柴皓威严的目光扫来,顿时噤若寒蝉。自踏入云州求见那刻起,他的命运就已掌握在这位大周天子手中。这个女婿要如何摆布他,根本不容反抗!
此刻耶律延禧悔青了肠子。早知如此,不如继续在夹山当野人,或西去建立部族自立为王。如今非但赔了女儿,连最后的本钱都被这女婿吞得干干净净,当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时值十一月,柴皓亲率二十万大军兵临黄龙府。过去两月间,周军势如破竹横扫万里,沿途百余城邑、上千部族望风归顺。金国收缩兵力固守都城,使得周军几乎未遇抵抗便完成合围。史文恭所部十万幽州军亦如期抵达,与天子亲征大军会师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