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中书顿时慌了神,他好歹是朝廷命官,竟连招降的机会都不给?
他急忙喊道:周王饶命!大宋立国以来,从不杀士大夫,这才得天下士人归心!
周王欲得天下,不可坏此规矩,否则难获士人支持!
梁中书虽贪生怕死,却也不笨,立刻搬出不杀士大夫的道理。
柴皓闻言冷笑:赵宋不杀士大夫,与我何干?
拖下去,斩!
赵宋不杀士大夫,与我周王何干?
这句话噎得梁中书哑口无言。
生死关头,他强作镇定,嘶声道:周王仗着武力轻视天下士人!
就算你能打下江山,没有士大夫相助,又如何治理天下!
梁中书为求活命所言乍听有理,柴皓却冷笑驳斥:你梁中书鱼肉乡里,每年给蔡京进贡十万贯生辰纲!平日盘剥的民财更不计其数!似你这等蛀虫,百死莫赎!
若因诛杀你这祸国奸贼便得罪天下士人,正说明那些读书人都将圣贤书读进了狗肚子!若都如你这般盘踞在百姓头上吸血,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不过是残民以逞的利器!
若天下士绅皆如你这般祸国殃民,纵使屠尽又何妨?治国良才岂会匮乏?当年汉高祖不过亭长,萧何仅是县吏,夏侯婴乃车夫,周勃以丧乐为生,樊哙不过市井屠狗之辈!沛县一隅之才,便足以开创大汉基业!
尔等之所以锦衣玉食代天子牧民,不过仗着出身得以读书明理罢了!这等特权,正是尔等骑在百姓头上的枷锁!他日我若掌乾坤,能安民者必重用,虐民者定诛之!纵使与全天下士族为敌,亦在所不惜!
世间岂无真国士?李纲、宗泽、李若水等宋臣,陈东、欧阳询这般太学生,皆怀济世之才。赵宋不能容其刚直,我却能委以重任!我要铲除的,不过是梁中书你这等沐猴而冠的禄蠹!
但遇心系苍生者,虽布衣亦当重用;若见荼毒百姓者,虽公卿必诛之!
柴皓的宣言如雷霆般震撼人心,回荡在大名府上空。
那些胆敢为祸国殃民的蛀虫辩护之人,必是奸佞之徒,或是迂腐之辈,活着只会耗费民脂民膏,同样该杀!
自今日起,从你梁中书开始,大宋士大夫的特权,就此终结!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士大夫若有罪,亦当诛之!
诛杀有罪士大夫,便从我柴皓开始!
这番话并非说给梁中书一人听,而是昭告天下士大夫与百姓,借处斩梁中书之机,宣告新政!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但震撼各不相同。
梁中书惊恐万分,大名府百姓既惊愕又感动,柴皓麾下将士则振奋激昂。
对梁中书而言,柴皓此举是要掘断他们这些世家权贵的根基。若柴皓得势, 污吏的好日子便到头了!
而对李纲、李若水这般正直之士,非但不受影响,反而更受重用。
对大名府百姓而言,柴皓的誓言如曙光降临。大宋历来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却不顾百姓疾苦,纵容 盘剥。今日梁中书伏诛,百姓终于看到希望!
即便 不能根除,但百姓知道,若再受欺压,自有柴皓为他们做主!
这一变革,意义深远。
至于柴皓麾下将士,则无比振奋。大宋素来重文轻武,韩琦曾言,唯有东华门外唱名的进士才算好男儿,对武夫的轻视毫不掩饰。
即便是威名赫赫的狄青,也难逃韩琦的压制。
狄青帐下的一员大将,被韩琦随意安了个罪名,便丢了性命!
这位在沙场所向披靡的名将,竟 得哑口无言!
大宋不杀士大夫,却可肆意屠戮武将!
这般行径,岂不让天下将士寒心?
正因如此,大宋军队作战时,并非无力取胜,也并非畏战怯敌,而是不愿为轻视他们的朝廷卖命!
朝廷如此对待保家卫国的将士,谁还愿拼死效忠?
士大夫享有优厚待遇,即便殉职也有丰厚抚恤,子孙还能蒙荫入仕。
而将士战死沙场,却只能换来微薄且被层层克扣的抚恤,连家小生计都难以维系!
这便是大宋武备不弱,却屡屡败于外敌,始终难以强盛的根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