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 第84章 自然,有人欢喜,亦有人忧惧!

第84章 自然,有人欢喜,亦有人忧惧!(1 / 2)

金贼休走!

城头的守军们望见那面迎风招展的柴字大旗,顿时爆发出震天欢呼。每个将士脸上都绽放出绝处逢生的狂喜——这面旗帜的出现,就意味着太原之围将解!

那个简单的字,在战场便是战无不胜的象征!

终究还是幽州王心系苍生啊!一名西军将领泪洒战袍,朝廷背弃太原,可幽州王没有抛弃我们!

这滚烫的热泪并非矫情,而是绝境中突见曙光的真情流露。此刻太原城头,无数铁血男儿都在掩面而泣——他们是为这座浴血孤城喜极而泣,为中原大地重获希望而泣!

当临安朝廷奴颜婢膝割地求和时,是幽州王柴皓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正所谓板荡识忠臣,仅仅一面帅旗就能让三军振奋,足见幽州王三个字早已深植大宋军民心中。

那些传颂四方的战绩,那些泽被苍生的德政,早已在百姓心田播下希望的种子!

仅凭那面飘扬的旌旗,未睹其人,太原军民便确信是幽州王柴皓亲率王师来援。

完颜娄室的反应印证了这点——正当其麾下金军撞破城门,大军涌入之际,这位金国大将竟抛下仆从军,仅带亲卫仓皇北遁。能让拥兵五万的金军统帅如此惊惧,普天之下唯有两度大破金兵的幽州王!

主将溃逃引发连锁反应。仆从军惊呼柴南蛮杀至,城门外顿时乱作沸粥。步卒为主的部队自相践踏,挤在城门洞进退维谷。已入城的士兵见退路堵塞,纷纷攀上土城墙纵身跃下——太原新城经宋太宗刻意削弱,城墙低矮简陋,跳墙尚存生机,困守必死无疑。

这座曾被北汉倚为天险的雄城,在宋初遭焚毁后沦为土垣。王禀、韩世忠却在此坚守半载。此刻金军溃兵从墙头滚落:轻伤者抱头鼠窜,断骨者哭嚎爬行,皆拼死向北逃窜。

幽州两战之威已令金军丧胆,纵不知十万铁骑覆没之事,柴皓之名亦足夺其魂魄。

完颜娄室绝非愚钝之人,当几名来历不明的女真骑兵传来密报后,这位金军主将当即放弃即将攻陷的太原城,率领亲卫疾驰撤离。如此仓皇逃窜的姿态,已然昭示着这位悍将内心的惊惧!

连完颜娄室都闻风丧胆的对手,那些依附金军的仆从部队又岂敢抵抗?

此刻太原城外战鼓震天,柴皓的玄色大纛迎风猎猎。岳飞执沥泉枪,张清扣飞石,庞万春挽雕弓,众将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主帅逼近城门。望着漫山遍野溃逃的敌军,柴皓漠然挥动令旗。

铁骑洪流瞬间撕裂战场,溃散的金军仆从如同秋收的麦穗般成片倒下。新投麾下的猛将高宠却单骑突出,直取完颜娄室遁逃的方向——这些杂兵在他眼中不过插标卖首,唯有生擒金军主将方能雪洗昔日放跑完颜宗望之耻!

战局毫无悬念。

围困太原的金军半数殒命于铁蹄之下,余者或降或逃。当高宠挟着完颜娄室凯旋时,这位金国名将面如酱紫,被横按在马鞍上动弹不得,活似捆缚待宰的牲畜。

高将军阵前擒帅,当记首功。柴皓颔首嘉许,目光掠过俘虏时却如视草芥:败军之将,斩了。

轻描淡写的话语惊得完颜娄室浑身剧颤。这位金国西路军第三号人物尚未从完颜宗望兵败的 回神,便发觉自己的头颅即将与躯体分离。更令他绝望的是,这个南蛮统帅竟连审问的兴致都没有!

刀光闪过,太原城下绽开凄艳血花。

完颜娄室的首级在尘土中翻滚,凝固的瞳孔里仍凝固着惊骇与困惑。这位至死都想不通,为何两位大帅的十万雄师会全军覆没,更不明白自己为何等不来援军,反倒迎来了索命的修罗。

他甚至来不及辩解,就被斩于阵前,这位金军大将就此殒命!

完颜娄室带着满腔不甘倒下。

太原城内的将士们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半年来,完颜娄室统率五万金军,将太原围得水泄不通。

城外水源被截断,进出道路尽数封锁。

宋初重建的太原城规模狭小,存粮饮水本就不足。

这一切都源于宋太宗赵光义的猜忌,他刻意削弱太原城防,不给他人可乘之机。

正因如此,王禀与韩世忠率领的两万孤军,面对五万金军的围困,处境极为艰难。

饮水尚可勉强维持,城内掘井蓄水,收集雨雪,总算能支撑。

但存粮仅够两月之用,将士们忍饥挨饿,宰杀战马牲畜,硬是苦撑了六个月!

到了最后几日,城中几乎无粮可食,将士们连挥刀的力气都没了,金军这才攻入城内。

此外,金军日夜以投石机等器械袭扰,不时发动突袭,守军疲于应对。

半年血战,城内守军折损过半!

金军同样伤亡惨重,但太原城防薄弱,粮草匮乏,守军始终处于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