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2)

可若他敢称王称帝,大宋即便倾尽国力也要与其死战到底!

时文彬不敢多言,只得苦着脸哀求:求柴王给郓城百姓留条活路...

柴皓看着快要急哭的知县,摆手笑道:郓城百姓安居乐业,何须谈什么活路?倒是可以给时知县指条明路。

时文彬连忙躬身:请柴王指点。

柴皓轻拍他颈间官印:继续戴着这官印,安心做你的郓城知县。我会派几人辅佐你,不仅要管县城,连城外民政赋税也交你打理。只要朝廷不罢你的官,你便仍是朝廷命官——当然,赋税是交不到朝廷了。

这番话让时文彬浑身一颤,顿时明白这位头号反贼的用意:是要他以朝廷知县之名,行效忠反贼之实!

这不就是变相从贼吗?

自幼饱读圣贤书的时文彬本要断然拒绝,可话到嘴边却生生咽了回去。

他想到柴皓的身世,乃是前朝皇室正统血脉,按正统而言,是赵家夺取了柴氏江山,柴皓起兵反宋,名正言顺,是复兴祖业!

大宋表面繁华,实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根基早已腐朽。

时文彬即便留在朝中,不被问罪,也难获重用。

倘若柴皓真能夺取天下,他时文彬便是从龙之臣!

纵使不能位列三公,至少能主政一方,施展抱负,在史册上留下清名。

时文彬年方三十有余,正是建功立业之时,岂能为愚忠所困,随这腐朽王朝一同沉沦?

况且柴皓已为他安排后路,虽实为柴皓效力,名义上仍是大宋官员。

时文彬深呼一口气,真心实意地向柴皓躬身行礼:下官谨遵柴王之命!

这一声,虽未称臣,却已表明心迹。

柴皓满意颔首:时知县且去,辅佐之人随后便到。用心办事,前途无量!

时文彬行礼告退,随朱贵下山而去。

这位郓城县令来时忧心忡忡,下山时却豁然开朗,神采飞扬!

一个在大宋体制内郁郁不得志的能吏,竟在反王柴皓麾下重焕生机!

柴皓虽未正式称王,但从其部属的精神面貌,已能窥见新朝气象!

望着时文彬挺直腰杆远去的背影,柴皓不禁莞尔:楚材晋用。若宋廷能重用如时文彬这般人才,朝堂怎会被蔡京、王黼等奸佞把持?江南又怎会生出方腊之乱?

话音未落,朱贵去而复返。

这次身后跟着一男一女。

庞万春携小妹庞秋霞,奉江南圣公皇帝之命,特来拜见柴王!

二人齐声行礼。

他们口中的圣公皇帝,正是方腊。

看着眼前兄妹,柴皓暗自失笑。

刚提及方腊,其使者便至,还是故人。

这缘分,当真奇妙。

这一日不知是何吉日,短短半日之内,梁山便迎来三路访客:济州等地乡绅父老、郓城县令时文彬,以及江南圣公方腊派来的庞氏兄妹。

庞家兄妹远道而来,必是提前多日从江南启程,方能在此刻抵达。

柴皓朗声笑道:“庞兄,庞姑娘,自岱庙别后,久违了。”他神色自若,却只字未提对方奉方腊之命前来之事。

庞秋霞眼眸清亮,英气逼人,笑靥如花道:“柴大哥,当初擂台比武时,你答应要来江南寻我,可叫我好等!既然你不来,我便来寻你啦!”她嗓音清越,宛如欢快的雀鸟。